补气的黄芪,配上养血的芍药,益气补血双丰收,谁用谁知道
一个机器的使用时间过长,其中的某些零件不可避免会出现耗损,若要想继续正常使用,就需要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这一简单的道理放在我们自己身上,其实也是非常适用的。我们体内的气血等精微物质,每天都在通过饮食等方式摄入或是由机体自动生成。
当人们到了一定年龄以后,特别是进入中老年阶段,脏腑功能衰退,气血生成也开始不足,各种疾病慢慢显现。当然,男性和女性由于生理特性的不同,缺损的物质也各有其特点。
对女性来说,“血”是十分重要的。肝具有藏血的作用,维持着体内血的正常容量,所以女子则以肝为先天。肝血的充盛,会直接影响女性身体的发育、月经的充盈、皮肤的润泽。《黄帝内经》指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所以中年女性,尤其是到了更年期前后,女性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气血阴亏,如皮肤暗黄没有血色,月经量稀少,易潮热盗汗,易神疲乏力等。
那么,既然出现了气血亏虚,就需要及时补益。如果是轻度的气血亏虚,其实是可以通过食疗或是中药茶饮等温和的方式慢慢调整的。在补气方面,黄芪首当其冲;在补血方面,究竟应该搭配什么中药呢?一般来讲,补血作用比较好的中药有当归、阿胶、白芍、熟地黄、大空等,但跟黄芪搭配,对养血调经比较好的当属白芍了。
黄芪,可以说是养生界的一大明星中药了,因其具有不错的补益功效而得名。黄芪性微温味甘,具有补气益卫、生津养血等补益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血虚萎黄等症。而作为补血名方四物汤中的一员,白芍也表现出色。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等功效,在血虚所致面色萎黄、月经不调等女性常见疾病中均能发挥不错的功效。而黄芪加以白芍,即可益气,又能补血,气血双补,从而以调整体内气血之亏虚。且两药皆性味平和,用于长期慢补再合适不过了。
中年女性朋友,如果出现了月经不调,特别是月经量少以及面色萎黄等明显提示血虚的表现时,便可尝试下这一不错的组合。黄芪和白芍皆没有特别奇怪的味道,因此用来泡水代茶饮也是很适合的。而除了补气养血以外,其实黄芪和白芍搭配还有别的用途。黄芪可固表止汗,白芍也有着敛阴止汗的功效,所以对于气阴两虚引起的自汗盗汗,它们同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