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打嗝不止尴尬又难受,有一种豆子或能解忧!

打嗝不止尴尬又难受,有一种豆子或能解忧!

人们有一些生理现象,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公共场合还是会令人尴尬不已的。说到这些令人尴尬的生理现象,莫过于打嗝儿和放屁吧。然而,有时候屁还可以憋,而打嗝儿却没法儿憋,不仅令人尴尬,而且也令人难受。

在古代的一本名叫《串雅内编》的方书里,找到了一个治疗打嗝儿极其简单的方法,这个方子名唤刀豆止呃散。整个方子也就一味药,那就是刀豆子。提到刀豆子,很多人也许平时都吃过,只是不曾想这个名不经传的食材,却也是可以用来治病的良药。

先来说说打嗝儿这种生理病理现象吧,打嗝儿只是小名,学名叫呃逆,是以胃气上逆动膈,气逆冲上,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现象。一般的呃逆轻症多是生理现象,不作病态。正如《验方新编》中所记载的那样:“呃逆轻微者大都不治自愈,或以纸捻通鼻作嚏即止。”若呃逆持续不断、反复发作的,就需要治疗了。呃逆这种证候可偶然单独出现,也可兼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若见于严重疾病的末期,则属于濒危之候,应引起重视。
那么,这个刀豆子治疗打嗝儿,该怎么使用呢?我们先来看看一种比较简单的,把刀豆衣或种子晒干,放在热锅中或土灶内烤酥脆,研为细末,用米汤调服,每次服3~5克,这是成人单次的用量,小儿减半。还有另一种方法更简单,把新鲜的刀豆衣或种子30克,水煮取汁,分3次饮服,这也是成人1天的量,小儿减半即可。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多种原固所致的顽固性呃逆。

那么,刀豆为啥就能治疗呃逆了呢?有没有什么依据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听听中医的说法。刀豆以豆荚形似刀,种子也似刀而得名,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药圣李时珍时珍认为,刀豆味甘性平,具有温中下气、止呃逆、益肾补元的作用。而且在《本草纲目》中还有这样一则案例:“有人病后呃逆不止,声闻邻家,或令取刀豆子烧存性,白汤调服二钱即止。此亦取其下气归元,而逆自止也。”清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汪昂也指出,刀豆“温中止呃,煅存性服,胜于柿蒂”。从上述两位古代名医的经验里可以看出,刀豆治疗呃逆自然是实至名归。
当代中医也有运用刀豆治疗呃逆的案例,比如上海杨文瑞医师用刀豆壳30克、胡桃隔(胡桃的木质隔膜)9克煎汤,分多次频频饮服,治疗呃逆效果较好。湖北曾小平医师常用刀豆衣治疗各种原固所致的顽固性呃逆,用法是以市售鲜刀豆去仁留衣250克,加水2500毫升煮取汁,早、中、晚分3次内服,一般轻者1次即愈,重者3~6次获愈。

北京吴大真医师曾用“刀豆葱枣饮”治疗胃中寒滞呃逆,具体用法是取带须葱白30克,刀豆20克,大枣10枚,红糖适量,将前3味水煮20分钟,取汁加红糖适量,待温后饮用;又用“刀豆粥”,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呃逆,症见呃声低微,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者,用刀豆30克,粳米50克,共煮为粥,随意食用。
刀豆治疗呃逆效果独到,但在临床中也有一些有待发掘的地方。根据现代临床医家的经验,刀豆衣或刀豆壳止呃效更佳,且对寒热虚实所致的多种顽固性呃逆均有一定的疗效。而刀豆子更长于温肾止痛,多用于肾虚腰腿痛。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欲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