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辨证中最常见的一种证型,没想到会用上这个方子,不可思议人们常常会问,为什么长期熬夜会让人气色不好?一副血虚的模样?其实这种情况与肝有着莫大的关系。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在该要休息的夜晚,人们不仅没有休息,还在继续嗨,那么就会影响肝藏血的功能。久而久之,出现血虚面容就一点不奇怪了。对于肝血不足的虚证,在临床中极其常见,只是很多人对此不是很了解而已。
肝血虚也是中医脏腑辨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证候,这种证候是以肝血的濡养功能消减或失常为主,临床上多以肢体麻木不仁,关节屈伸不利,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皮肤瘙痒,女性则有月经量少或闭经等症,舌脉常以舌淡、脉弦细为常见证候。
那么,肝血虚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引起肝血虚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脾胃亏虚,生化之源不足;又比如各种慢性疾病,导致肝血受到损耗;再者就是各种原因导致失血。这些原因都能导致肝血亏虚,从而形成肝血虚证。肝血来源于脾胃腐熟运化的水谷精微,同时也依赖于肾中精气的化生,也就是说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都对肝血的充盈和旺盛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脾胃虚弱,饮食骤减,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之源就会不足;又或者肾精不足,不能化生肝血;再或者肝脏有病,耗伤肝血或者各种出血性疾病,耗损肝血,这些都会导致肝血不足,从而形成肝血虚证。
肝血不足就会导致头目得不到正常的荣养,就会出现头晕耳鸣、目涩眼花甚至夜盲等症;肝血不足又会导致血虚不能荣养面部,就会出现面色无华(面无血色);肝血不足,就会导致筋脉得不到充足的荣养,这样就会出现爪甲干枯、筋脉拘挛;肝血不足,就会导致魂无所舍,这样容易出现失眠多梦。而对女人来说,则以血为本,如果肝血不足的话,就会出现血海空虚、冲任失养,容易导致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等症。肝血虚还会导致咽干烘热,潮热盗汗等阴虚症状。
对于肝血虚这种病证,在临床中有一些证型跟它有一些类似的地方,是需要进行鉴别的,比如肝血虚跟心血虚就都有血虚的表现,只不过心血虚则常伴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心失所养的表现。还有,肝血虚与肝阴虚却有着扑朔迷离的关系,不过肝阴虚全身会有两颧潮红等明显的阴虚内热证候,而且还伴有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或眼花、手足蠕动等症状;而肝血虚重点在于头目和肢体的失养,在色脉上有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细等血虚的特征。在运用脏腑辨证的方法,对本证辨证准确了,就开始要谈论治疗了。由于肝血虚证主要是由于血之不足引起的,所以治疗的重点就是滋补肝血,当然由于脾胃的特殊性,所以也要佐用一些补脾健胃的方法。
对于肝血虚证的最佳代表方,可能说出来许多人不相信,居然会是四物汤。药用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再加枸杞、阿胶、龟胶、知母等会更好。如果兼有头痛的,可以加菊花、蔓荆子;如果是兼有气虚的话,临床上出现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症,可以加人参、黄芪、白术等中药;如果失眠比较厉害,可以加入酸枣仁、珍珠母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