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咳嗽其实可以这样治,其中的奥秘你究竟知道多少?

咳嗽其实可以这样治,其中的奥秘你究竟知道多少?

咳嗽是个复发率很高的病证,一到季节转换,或者气温变化,咳嗽之证就会明显增多。记得一个学生以前咳嗽刚好,前不久咳嗽再次来袭,而且咳得很厉害,喉咙一痒就想咳,白天咳睡着了不咳,干咳无痰,流清涕,脉细弦,舌淡舌尖有点刺,苔薄白。他当时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而是他自己给自己开方,他在纠结是用杏苏散加小柴胡汤加止嗽散呢?还是用升降散加小柴胡汤。
他寻思,近期本已喉咙嘶哑,又吃了烤肉、卤鸭翅等食物,虽然症见咳嗽,但症状又不是很像凉燥。于是他用了我当年教给他们的升降散加小柴胡汤,并加了紫菀、款冬花、荆芥、防风、桔梗、枳壳、杏仁、茯苓、厚朴、陈皮等药。

去抓药时,附近一家药店没有姜黄,他一时又没有想到代替姜黄的中药,于是就少了一味药,喝了一次药,感觉好了一些。由于少了一味药,心里不踏实,就用三棱针在鱼际穴上点刺放血。第二天一早起来,咳出了少许白色的痰,虽然舌苔变得有些白腻,但那是前日吃了太多鱼虾海鲜所致,但咳嗽的证候却十去七八了。
然而奇怪的是,当天晚上咳嗽突然又严重起来了,越咳越厉害,变成了连续的干咳,还感觉有股气直冲咽喉,舌苔微黄腻,舌尖红有点刺,脉弦滑数,右寸明显。这该如何用药呢?他思来想去,还是用升降散加小柴胡汤,不过升降散没加大黄、黄酒和蜂蜜,但加了紫菀、荆芥、防风、板蓝根、牛蒡子、厚朴、茯苓、陈皮、藿香、苏叶等药。这次姜黄这味药有了,抓回去喝了两次咳嗽就减轻了,再喝两次就基本痊愈了。

为什么少了姜黄一味药,效果就不理想了呢?因为,在升降散中,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僵蚕、蝉蜕袪风解痉、散风热、宣肺气,宣阳中之清阳;大黄、姜黄荡积行瘀、清邪热、解温毒,降阴中之浊阴。两两相伍,一升一降,可使阳升阴降,内外通和,而温病表里三焦之热全清,可谓是恰到好处,妙不可言。

从这个案例来看,在咳嗽没有气郁或者气郁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只是喉咙一痒就想咳,没用姜黄也能有效,但后来饮食不节制,食肥甘厚味,使得原本就虚弱的脾气,更是无力运化,从而痰湿内阻,气机越发壅滞,郁而化热,舌苔也变得黄腻,就不得不加姜黄来活血行气,苏叶、藿香来芳香化湿行气,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方子向外散的力量增加,从而使气机通畅,咳嗽就自止了。

仲秋时节,咳嗽有痰,舌苔微黄腻,脉多浮滑,这个可以以湿论治,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是有效的。如果是风寒较甚,还虚汗虚汗出多的,可以加用桂枝汤;无汗恶寒的,可用麻黄汤。如果是外寒内饮,可用小青龙汤;咳嗽深、痰鸣悠悠的,建议用麻杏石甘汤加味。如果咳嗽化热明显者如咽喉疼痛、脉数者,加牛蒡子,板蓝根,去苏叶;寒重者加羌活、荆芥、防风、桂枝辛温解表。如果秋燥,加桑叶、杏仁。
一个极其常见的咳嗽病证,在治疗的时候,也是暗藏玄机,各种证型用药也会各不相同。尤其是在不同的场景下,更是需要三因制宜。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毫不变通,再经典的方子也未必能够将效果发挥到极致。 公号推荐

(长按二维码,识别可关注)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授权发表。本文系云南中医学院汪剑经验,董元红、董泽兴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若欲了解更多中医健康养生资讯,请关注微信号jinlanzhongyi。

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