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好山好水出好药,盘点颇负盛名的“四大怀药”,其中奥秘是这样的

好山好水出好药,盘点颇负盛名的“四大怀药”,其中奥秘是这样的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还出一方好药材。中医自古就重视环境与人的重要性,所提出的“天人相应”理念其实就是在告诫我们,人与自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一个相对的、相互的、矛盾统一的有机整体,所以,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要追求“绿水青山”,时至今日,都在追求“道地药材”。为什么要追求“绿水青山”?是因为这才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生态,这才是人类最适合居住的地方。为什么追求“道地药材”?是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好山好水出好药,诚如明代医学家陈嘉谟所说,“各有相宜地产,气味功力自异寻常,一方土地出一方药也”。这就好比一个人的成就与他所在的平台有着很大的关系,也许有的时候,你离开平台后才发现,原来你什么也不是。而道地药材的重要性也在于此,离开了最佳的生态环境,即便这种药材也能生长,但毕竟已经不是那个味儿了。

要说到道地药材,不得不提一下颇负盛名的“四大怀药”。何为四大怀药?所谓四大怀药即出自河南怀庆府属地的山药、菊花、牛膝、地黄四种中药材。乾隆年间,怀府河内县令范照黎曾这样写道:“乡民种药是生涯,药圃都将道地夸。薯蓣蓠高牛膝茂,隔岸地黄映菊花。”这就是当年怀庆府人民种植四大怀药的丰收画面。那么,这个颇负盛名的“四大怀药”,其中隐藏的奥秘究竟是怎样的呢?1.怀山药山药原本称之为薯蓣,也是几经转折,后来被改名成为山药的,而最早提到怀山药的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龚廷贤,他当时的名气相当大,如果李时珍不写《本草纲目》的话,恐怕名气不会盖过龚廷贤。龚廷贤以《寿世保元》和《万病回春》两书享誉医学界,尤其是《寿世保元》中的“药性歌括四百味”更是后世医家入门必读的中药专著。而第一次使用怀山药这个名字的,却是龚廷贤。怀山药的滋补性能极好,主要有滋补益肾、健胃化痰、补中益气、祛冷风、镇心神、安魂魄、长肌髓等作用,适用于泻痢、遗精、肾虚健忘、虚劳瘦弱、神经衰弱、冻疮、痰喘、尿频等症。

2.怀牛膝第一次说到“怀牛膝”的是宋代的《图经本草》,并指出“牛膝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真”。那么,怀牛膝有些什么样的作用呢?简单来说,怀牛膝具有补肝益肾、强壮筋骨、通经络、散恶血等作用,可用于寒湿、腰膝骨疼、腰膝酸软,四肢拘挛、经血不调、产后瘀血腹疼、血淋、跌打损伤等症。3.怀地黄第一次提到“怀地黄”的是明代医学家刘文泰,他说生地黄“今怀庆者为胜”。不过地黄一般在药用时要分为生地黄和熟地黄。一般来说,生地黄具有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的作用,而熟地黄具有补血调经、滋阴补肾的作用。正如李时珍所说,“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

4.怀菊花最早提及怀菊花的是唐代的《唐本草》,书中指出“河内皆称地薇蒿,武陟菊花称怀菊花”。而菊花虽然性寒,却能历经寒暑,得天地之清气,是养生防病的上佳之品,就连屈原都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美好愿望。而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平肝、明目等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病症。当然,对于菊花、山药、牛膝、地黄这四味药来说,道地产区远远不止河南怀庆府,也还有不少地方适合这四种药材的生长,但是“四大怀药”至今仍然是道地药材里璀璨的明珠,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