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厨房里常用的花椒,却有如此神奇的药效,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在大自然中,有很多植物却藏着一颗文艺的心,不知不觉的将自己演绎成既有学术又有艺术,可以说是“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比如说,花椒这种植物,人们对它最初的认识,估计是从调味料开始的。在很多家庭的厨房里,基本上都有花椒的身影,无论是煮火锅,还是炒菜,放上几粒花椒,立马味道不一样。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花椒还有高大上的一面。看过古装剧的人们,知道皇后的寝宫叫什么吗?说到这,估计有人会说是坤宁宫,但也有人会说椒房殿。坤宁宫一出场,人们都知道这是女性居住的地方,但是椒房殿就不一样了,需要很有文化底蕴的人才知道其中的深刻内涵。所谓椒房殿,就是用花椒树的花朵作为粉末粉刷的宫殿。
那椒房殿究竟有何含义呢?一是花椒是温性植物,用花椒粉刷的宫殿能够抵御寒气,尤其对宫寒的女性来说,简直就是福音。如果长期居住在椒房殿的女性,能够改善阳虚体质,即便冬日也不会四肢冰凉;二是长期居住在椒房殿的女性,能够改善宫寒体质,使宫寒不孕的几率大大降低;三是花椒子多,寓意多子多孙。所以,别以为花椒只是调味品,它的含义也十分深刻。
然而,花椒还是一味良药,作为药材使用已经几千年历史了,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花椒“味辛温。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不难看出,花椒在几千年前就是一味良药,功效也极其强大。
而后来在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也常用花椒治病,比如治疗心腹寒痛的大建中汤;治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乌头赤石脂丸;治疗阳毒,咽喉痛,吐脓血的升麻鳖甲汤;治疗金疮的王不留行散;治疗厥阴蛔厥的乌梅丸;养妊娠胎气的白术散,都有花椒的身影。
对于花椒的妙用,乾隆御医黄元御认为,“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经。暖中宫而温命门,驱寒湿而止疼痛,最治呕吐,善医泄利”。黄氏对它的功效仅仅说了四句话,但却句句经典,一是暖中宫而温命门,这就是对温中暖胃、温暖子宫的绝佳解析;二是祛寒湿而止疼痛,这主要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三是最治呕吐,此话不假,花椒可用于呕吐、噫呃等疾病的治疗;四是善医泄利,花椒的确可用于水肿泻痢、久泻久利等病症。
黄元御对花椒的认识,还进一步深入探讨,指出,花椒“辛温下行,降冲逆而驱寒湿,暖水土而温中下,消宿食停饮,化石水坚癥,开胸膈痹结,除心腹寒疼,止呕吐泄利,疗黄疸水肿,坚齿发,暖腰膝,开腠理,通关节,行血脉,除肿痛,缩小便,下乳汁,破瘀血,杀蛔虫”。可见,花椒这味食药两用的植物功效的确不俗。
那么,花椒的常规炮制方法是怎么样的呢?黄氏指出,“去目及闭口者,炒去汗用”。提到花椒去目,其实就是去子,然而花椒子并不是杂物,也是一味良药,不过功效与花椒不太一样,张仲景的己椒苈黄丸中就有椒目,主要用来治疗肠间有水气、腹满等病症,而黄氏认为,椒目具有下气的作用,还可以治疗“耳鸣盗汗”等症。
看到这里,不禁感叹,原本我们生活中这样一种常见的植物,没想到不仅很有文化底蕴,而且还有这么好的药用效果,真是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