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简简单单两味药,轻轻松松止咳嗽,其中奥秘究竟是什么?你知道吗

简简单单两味药,轻轻松松止咳嗽,其中奥秘究竟是什么?你知道吗
中医在调理疾病的时候,用方思维往往会千变万化,而且很多种方法都能实现同一个目标,这就是民间所谓的“千个师傅千个法”,也类似于现代人工智能的千人千面,但在中医来说,这就是“同病异治”和“辨证施治”。而中医只要掌握了辨证施治活的灵魂之后,任凭疾病几路来,都可以从容应对。然而,中医的很多治病思维,往往会让人大开眼界,正所谓,“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比如冬季咳嗽是个发作频率很高的疾病,但是调理之法并不少,能够止咳的方药也是多如牛毛。但是,在众多止咳方药里,却有一个配方很有趣。而且,这个配方仅仅两味药而已。

那么,这个配方究竟是什么呢?它就是二冬膏。二冬膏一般认为是出自清代医学家张璐的《张氏医通》,书中记载,二冬膏由“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等分”组成,具体制法和用法是,“上二味,熬膏,炼白蜜收,不时噙热咽之”,主要作用是调理肺胃燥热、痰涩咳嗽等症。但是从文献学的角度去探索,发现这个配方其实最早见于明代医者洪基的《摄生秘剖》,书中记载,“天门冬(去心)一斤,麦门冬(去心)一斤。上药入砂锅内,水煎取汁,再将滓水煎,以无珠为度,入蜜熬稠成膏”。具体作用是清心润肺、降火消痰,适用于虚劳阴虚火旺、咳嗽有痰、心烦口渴等症。从两处文献来看,二冬膏都是由天门冬和麦门冬两种中药组成的,然而这两味药其实是一个药对,但联合在一起,却有着极其奇妙的作用。全方以天门冬为君药,主要起到养阴润燥、清火生津的作用,上能清肺火,下能滋肾阴,为调理肺肾阴虚有热的妙药;以麦门冬为臣药,主要起到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作用。两药强强联合,清润并用,起到了养阴润肺的作用,适用于肺阴不足引起的燥咳痰少、痰中带血、鼻干咽痛等症。这个配方有趣的是,天门冬有几个十分有趣的别名,在《救荒本草》里,天门冬被称之为“万岁藤、婆罗树”,并说“其形与治肺之功颇同百部,故亦名百部也”。为什么把天门冬也说成百部呢?主要是天门冬的根外形跟百部很像,而且天门冬在止咳领域,功效也与百部极其相似。不过,天门冬治咳嗽的作用,在《神农本草经》中并没有记载,而在唐代的《药性论》中就有了天门冬调理“肺气咳逆,喘息促急”的记载。

而在《伤寒论》里的麻黄升麻汤中用到过天门冬,不过在该方中,天门冬的作用主要与咽喉肿痛的有关,但对于麦门冬来说,虽然在《神农本草经》中也没有记载它止咳的作用,但在《金匮要略》里,却有调理“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症的麦门冬汤。然而,二冬膏的创造者,却将这么两味仅仅一字之差的两味药组合在一起,没想到其中深意却很深。比如明代医学家陈嘉谟曾这样描述天门冬和麦门冬,“麦门冬兼行手少阴心,每每清心降火,使肺不犯于贼邪,故止咳立效;天门冬复走足少阴肾,屡屡滋肾助元,令肺得全其母气,故消痰殊功”。所以,此方虽然仅仅两味药,但在止咳化痰方面,却是不二良药。

二冬膏在止咳化痰领域作用却很强,而且现代研究发现,二冬膏具有镇咳、祛痰、抑菌、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等症,只要辨证属于肺阴不足即可。本方虽好,但也有不适合的,比如湿盛痰多之咳嗽不宜服用,脾虚便溏者也不宜服用。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