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经方传奇:这个经方“纯、峻、急,且纯阳无阴”,一般医生不敢用

经方传奇:这个经方“纯、峻、急,且纯阳无阴”,一般医生不敢用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我国医学的起源、传承与创新,仲景学说可谓是历经千载却也经打不衰,并且还越加的璀璨非凡!比较有意思的是,仲景所载之经方,细细审详,不少方子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比如说我们今天要谈到的干姜附子汤。
《伤寒论》载干姜附子汤原文:“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干姜附子汤主之”。
如果将这个条文放在一个患者身上,那么这位患者会为我们提供2个自觉症状,第一,患者白天感到烦躁(即心中烦热不安,手足躁扰不宁),不欲入睡;第二,患者晚上却异常的安静。

而从医者的角度来说,寻根溯源以及最终拍板定方解决此证却是重中之重。从原文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患者是由于误汗,或误汗,或是在发汗过度的情况下,致使津液亡。下法伤里阳,发汗伤表阳,内外俱虚,昼日阳气用事,身体原的一点微弱的阳气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昼日的阳气之助则虚阳外浮,阳阳相撞,所以烦躁不得眠(烦躁的解释属《伤寒明理论》较为精当,原文指出“伤寒烦躁,何以明之?烦为扰扰而烦,躁为愤躁之躁。合而言之,烦躁为热也;析而分之,烦也躁也,在阴阳之别焉。烦阳也,躁阴;烦为热之轻者,躁为热之甚者。经有烦疼、烦满、烦渴、虚烦,皆以烦为热也”;夜晚阴气用事,阳气入阴,但虚损之阳不敌强阴,因而反到安静。
患者原文补充“不呕”,提示无半表半里;不渴说明不是热证;无表证,说明为里证;脉沉微是阳气将脱之脉,阳虚则寒,故身无大热。

而从原文所用干姜附子汤来看,干姜附子汤的功效为急救回阳,原方组成: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方中附子补益先天命门真火,通行十二经,迅达内处以温阳逐寒,干姜温中焦之阳而除里寒,助附子升发阳气;方中干姜助生附子,纯用辛热走窜,透入阴经。干姜附子汤方“纯阳无阴,药性迅猛峻急”,甚至比四逆之势力尤峻,只用附子、干姜两味中药,以是胜阴复阳的意思,正如喻家言所说“取飞骑突人重围,骞旗树帜,使既散之阳望而争趋,顷之复全耳”,但如果医者不知此意,或加赠药味,反会牵制其雄入之势,必至迂缓无功;或复涣散其阳,或若犹豫未决,必致阳亡而后己。

干姜附子汤本身就具有3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第一是“纯”:大多数情况的病证都是虚实夹杂,因而大多数情况所用的方药也都是寒热并用,因此仲景的经方当中纯阳无阴或是纯阴无阳的证是非常少的,干姜附子汤就是为数不多的经方之一,本方之“纯”就是纯阳无阴;
第二是“峻”:干姜附子汤因纯阳无阴,也无缓药相和,单刀直入,势如破竹;
第三是“急”:姜附剂之辈,较为典型者诸如四逆、白通汤证之类虽急,但远不及干姜附子。以缓急而言,干姜附子汤最急,四逆汤次之,附子汤最缓。
因此根据本方证的特点,若是方证相应,应用该方,宜早不宜晚,不然坏病!说起来,一般医生并不敢用。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啦!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