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流传几千年的中医学,它的起源和创始人究竟是怎样的?真相是这样的

流传几千年的中医学,它的起源和创始人究竟是怎样的?真相是这样的

#黄帝内经
中医学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迄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那么,有人会问,中医流传了几千年,她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她的创始人究竟是谁?其实这个问题,在《医学三字经》中早就有了明确的答案。在《医学三字经》中,开篇就提到了“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这样一句话,点明了中医的源头。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而中医文明的进步,则是中医古代经典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正式形成,是源自于《黄帝内经》这部古代的中医百科全书。《黄帝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经典中的经典。《灵枢》原名《九卷》,是黄帝向岐伯等医官寻求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法方略、针灸腧穴的一部医学问答录,一共有九卷,所以很朴素地给它取名为《九卷》,后来被改为《针经》《九灵》,直到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才将它更名为《灵枢》。《素问》一共81篇,是黄帝向岐伯等医官寻求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方药、养生防病、五运六气的一部医学问答录,由于全书都是朴素的问答,所以称之为《素问》。不过,在《素问》里保留了20多种上古医学经典,比如《上经》《下经》《大要》《太史天元册》等。尤其是素问里蕴含着极其深奥的哲学思想和高深莫测的养生智慧,是中医思维的万法之宗。按照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的说法,中医的开始,是由黄帝向岐伯等医官共同探讨的医学之术,是古代中医最早的官方医学,虽然《黄帝内经》的成书至今是个谜团,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成书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两千多年,但《黄帝内经》的思想恐怕真的起源于轩辕黄帝时期。
清代名医陈修园这样说,虽然《神农本草经》在《黄帝内经》之前,但是“神明用药之理,仍始于《内经》也”。也就是说,《黄帝内经》是当之无愧的中医奠基之作,所以后世医家将《黄帝内经》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在古代的很多年间,中医一直被称之为“岐黄之术”,也正是源于黄帝和岐伯的医学创始。陈修园指出,“医门此书,即业儒之五经也”,意思是说《黄帝内经》在医学界的地位,如同儒家中的“五经”一样经典。
也就是说,中医的肇源,是黄帝与岐伯等人在对人与自然的广泛观察以及对人体生命的深刻研究,而衍生出来的,而正式作为传承,则是以《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的问世为标志。所以,要想在中医领域有所造诣,追根溯源是有必要的。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