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气血虚弱所致麻疹内陷,黄芪与其他三药共用,力挽狂澜,生机可见

气血虚弱所致麻疹内陷,黄芪与其他三药共用,力挽狂澜,生机可见

#方剂专辑

古代疫苗技术不如当今,在防治麻痘疹等传染病上费了老鼻子劲儿,但也名医名方迭出,还有与疫苗效用相似的种痘之术,但效果与今天种植疫苗相比还是有区别的。医学,应当是开放包容的,因为生命宝贵,怎样努力都不为过,为病人着想当无谓派别之分,只去钻研出最佳方案即可。古代医家多年临床经验下研制出的方药,或许还能在今日焕发出新的生机。疾病的发病与内在的正气和外来的邪气有密切关系,起决定作用的是正气抗邪的能力有多大,只有当正气不能够抵御外邪时才会发病,这就相当于城墙够厚够高、守卫够强够多,城外宵小之辈就不能来袭。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正气,饮食起居有节,保持心理健康,使身心相合、行为有度,才能尽可能地保全正气,即现代医学所说的免疫力。
但这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原因很多,一般有因为禀赋不足,生下来的时候正气较他人就偏弱;或是因为生活中的诱惑太多,而人又多少受欲望驱使,以至于行为节制不够耗损了正气。正气不足了,抵御外邪的能力就差了,常常表现为生病次数比同龄人多、每次生病时间比同龄人久等。如果本来正气就不足,再罹患麻痘疹类疾病,就可能表现为麻疹不发或麻疹内陷,内陷的情况就要比发不出来要重得多,于是就需要一类具有补益气血、托毒解毒功效的方药,才能有针对性的调理这方面的问题。那么,究竟有没有这方面的方剂呢?还真有,发疹紫草散就有这个奇妙的作用。发疹紫草散,见于《医方类聚》卷二六四,由四味十分简单的中药组成:紫草、甘草、糯米、黄芪,原书并无剂量,因为患者内陷程度不一样,所以剂量要根据他们的情况调整。将这些中药研为细末,再用水煎服就可以了。不过,为何选择这四味药呢?我们要先了解疾病情况,麻疹内陷一般表现为麻疹在皮肤上不明显,颜色紫暗甚至发黑,痘疹干瘪顶部塌陷,除此以外,常常还可见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
这些都是因为机体脾胃平素有伤而气血虚弱以至于无力抗邪而邪毒较为深入,因此选方用药就要注意扶正,提高机体自己的抗邪之力来转危为安。

发疹紫草散妙就妙在四味中药的搭配上,紫草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历来就为医家喜爱,用于治疗麻疹、温病斑疹中因热毒盛而致斑疹不畅或色紫暗等证,还曾和甘草配伍煎水服来预防麻疹,可减少发病率或减轻症状。甘草素有国老之称,归心、肺、脾、胃经,能解百毒、和诸药,像治痈疽疮毒、食物或药物中毒的方药里多能见到甘草的身影,生用长于清热解毒,炙用长于补中缓急。黄元御曾说甘草“培植中州,养育四旁”,是脾胃虚弱者十分常用的药,再配上能“补肺气、充胃津、助痘浆、暖水脏”的糯米,二者补益脾胃助其生化气血,使得营卫有源,能强御邪之力。一味黄芪,素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等功效,善达皮腠,专通肌表,叶天士认为它可以“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可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要发挥托毒生肌功效时多以生用为主。
黄芪与其他三味药一起用,既凉血解毒,又补中托毒,使邪气有去路、正气有后劲,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对于调理因气血虚弱引起的麻疹内陷,大有裨益。不过该方也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须得是热证,须得是肺脾不足,须得是痘疮内陷,不能有气滞湿阻,不能有食积内停,不可是阴虚阳亢,不可是痈疽初起等证,否则仅仅这四味药是不能全部“狙击”的。由此可见,中医自古强调的“有是证用是药”是很有道理的。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