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千古经方第一药,医圣张仲景最爱用它,跨越千年至今而经久不衰!

千古经方第一药,医圣张仲景最爱用它,跨越千年至今而经久不衰!

#经方专辑

凡是学过中医、了解中药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味药——桂枝。桂枝是古代经方第一药,尤其备受医圣张仲景的喜爱,而且是跨越千年,至今仍旧“经用不衰”,那么,其中究竟有何奥秘呢?关于它的妙用,你了解多少呢?对于解析中药真谛,有不少人喜欢用药理思维来看,据药理研究可知:桂枝,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枝醛和桂皮油。它能刺激汗腺神经,并能使皮肤血管扩张故有发汗作用;能增进体温;有镇痉镇痛作用;有强心利尿作用;有健胃驱风作用。若据抗菌试验,桂枝对炭疽杆菌、葡萄球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和沙门菌等,以及流感病毒皆有抑制作用。若据现代临床报道……读到这里,像这样研究中医中药真的就能传承好传统中医药吗?在我看来,未必尽然。利用现代方法去研究研究中医药、逐渐解开中医药之谜,可以丰富、拓展现代人对中医药的认知与理解,但对于真正继承中医思维、中医经验,在实验室里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看完桂枝的药理研究,你能从药理的角度去运用桂枝吗?事实上,这是很难的。桂枝这味中药跨越千年而“经用不衰”,对于临床中医的传承者来说,掌握并运用好这味药,必须得回到古医籍当中寻找答案,才能真正灵活得运用它的力量,这种自信正是来源于古代中医延续至今、有着千年的反复实践的验证结果!那么,对于桂枝这味中药,中国古代的实践总结又是如何的呢?我们将从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与《伤寒杂病论》当中的记载为大家揭秘桂枝的药用功效,对于一些对中药知识掌握不全的学习者,非常有必要借此机会,再解桂枝!一、桂枝的性味归经及功效中药学的经典之作《本经》对桂枝是这样作解的:“(牡桂)味辛,温。主上气欬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随《本经》之后,又在一段历史长河当中,由多位从业名医补录的《名医别录》(以下简称《别录》)记载该药:“主治心痛,胁风,温筋温脉,止烦,出汗。”《本经》指出了桂枝的性味,《别录》又补充了桂枝的功效。经后世医家的不断总结可知,桂枝其性味辛甘而温,归于心、肺、膀胱经。桂枝的辛味对于理解桂枝的功效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会在下面提到。从古至今,中药的运用,无论单行或者配伍它药,药物剂量的变化、配伍中药的变化都能够对不同的疾病产生着治疗作用,而对于掌握桂枝的实际应用来说,在这些已经被反复验证的、行之有效的经方当中去解读桂枝的功效,则更有利于我们在临床上灵活运用桂枝取其效用。对于桂枝的实际临床运用及功效,我们将从仲景的用药当中去体会。二、关于桂枝的功效主治经过总结可知,桂枝具有解肌发表、疏散风寒、温通心阳、平冲降逆、补中益气等功效。一物桂枝,通过配伍显现其散邪气、宣通阳气、温通经脉、降逆气之功,另外还有利关节、补中益气等功效固不可废。其临床应用的剂量,通常在3-12g之间,经方桂枝加桂汤中桂枝的量达到了5两之多,总得来说应根据疾病和病人的情况来做调整。用量是一方面,在禁忌上,亦需要引起注意,桂枝为发散之品,若阴虚盗汗,误用桂枝,则盗汗更甚,会造成“亡阴”“动风”“动血”等情况,所以说温热病、阴虚阳盛等情况是忌用的。通过以上相关古医籍对桂枝的功效记载与运用,正确使用桂枝才是关键,故而需要细心、反复研读古医籍以及临床体会才能更好的掌握中药的药性与特点,对于临床医者来说,这一点相当重要!桂枝历经千年而经用不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桂枝应当是我们中医人必备的技能,这味药若未掌握到位,如何能言“为医之道”呢?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