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御医黄元御:《四圣心源》为何以“它”为最高境界?你知道吗
#黄元御专辑
很多看过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任何高深莫测的武功,其实最厉害的不是招式,而是心法。心法可以让你不断突破,也可以让一个真正的高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中医的传承,最重要的也在于心法,不过这心法往往是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大道至简的,普通人见到心法只知道这是普通法则,高手见到心法就知道这其中暗藏玄机。在中医历代的传承中,真正独树一帜的医学大师并不多,比如以外科手术闻名于世的华佗,比如首创辨证施治先河的张仲景,比如以倡导“简便验廉”的孙思邈,比如以订正古今本草的李时珍,比如以一己之力全解四大经典的黄元御,之后尚有衷中参西的张锡纯,在他们的医学传承中,也是极其重视心法的。
黄元御是乾隆年间在中医学上有极高创见的医学家,曾为乾隆御医,且是被乾隆皇帝累计多次御赐牌匾的医学家。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染疾,太医苦无良策,黄元御入宫视疾,以精湛的医术调理好了乾隆皇帝的疾病,被御赐“妙悟岐黄”牌匾。乾隆二十三年,黄元御因过度劳累、溘然长逝,乾隆闻讯,御赐“仁道药济”四字概括黄氏生平。从这个就可以看出,黄氏在医学水平上堪称上乘。乾隆御医黄元御一生可谓是极其坎坷,但是他对中医学的发展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以毕生心血写成了11本医学著作,成为中医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国医。黄氏十一本医学著作,都是振聋发聩之作,不过尤以《四圣心源》为最妙。在《四圣心源》中,又以“天人解”一章为最高境界,可谓是全书的核心、泉眼和总纲。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四圣心源》以六气解病原,以脉法解诊断,然后分别从劳伤、杂病两大主类分别讲解人体的各种疑难杂症的辨证施治,然后再从人体的毛窍两大方面进行剖析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最后专篇解读妇人杂病,除了儿科之外,几乎囊括了常规的科目。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入门进阶必读专著。不过,这一切都需要耐以“天人解”作为指南,“天人解”分别从阴阳变化、五行生克、脏腑生成、气血原本、精神化生、形体结聚、五官开窍、五气分主、五味根原、五情缘起、精华滋生、糟粕传导、经脉起止、奇经部次、营气运行、卫气出入等16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将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强有力的浓缩,堪称是精华中的精华。黄元御在写《四圣心源》的时候,其实就是对中医四大经典的一个浓缩。黄氏深刻地认识到《黄帝内经》是一本探索宇宙与人体生命奥秘的百科全书,从中悟出人体自身也有一个小宇宙,人体生活在自然界这个大宇宙,而大宇宙与小宇宙之间动态平衡、共生共存。这是非常高深的理论基础。
只不过可惜的是,中医自岐黄以后,秦越人、张仲景等人在“继往圣之绝学”,但仲景以后,却再也没有创世纪的经典作品,正如黄氏所说,“自越人、仲景而后,秘典弗著,至教无传”,这让黄元御感叹不已。“叹帝宰之杳茫,怅民义之幽深”,“人有无妄之疾,医乏不死之方”,“哀彼下泉之人,念我同门之友”,正是在这三个感叹中,让他终于要写下“天人解”一章,以传后世。有道是,“哀兵必胜”,黄氏在种种复杂的心情下,写下了“天人解”这不朽名作,不为别的,只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正是因为黄元御这样的情怀所致,让他摒弃了世俗和名利,让他纯粹地只为学问,终将“天人解”写成《四圣心源》的最高境界,写成中医古代经典中令人高山仰止的巅峰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