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脏腑与五行、颜色、气味有什么关系?乾隆御医黄元御这样说
中医时常都会讲到一个词——整体观念。为什么要讲整体观念呢?这主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中医发展几千年来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中医在世界医学之林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中医的整体观念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仍然是人与天地相应,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就连中医对人体脏腑的认识都运用上了这样一套理念。比如将人体的脏腑与五行、颜色、气味、味道、声音、分泌物等进行紧密的联系。而且通过这种援物比类的方法,运用到中医的理法方药里,往往能够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要谈及人体脏腑与五行、颜色、气味、味道、声音、分泌物的紧密联系,乾隆御医黄元御可谓是有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在《四圣心源》里,黄氏就有“肝属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等古典理论的继承,同时又有创新,并对这几类关联进行了剖析。那么,黄氏对此究竟是如何剖析的呢?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黄氏认为:人体的肝与五行的木相通应,与五色的青色相对应,与五臭的臊膻相对应,与五味的酸味相对应,与五声的呼叫相对应,与五液的眼泪相对应。人体的心与五行的火相通应,与五臭的焦枯相对应,与五味的苦味相对应,与五声中的笑声相对应,与五液中的汗液相对应,与五色的红色相对应。
人体的脾与五行的土相通应,与五味的甘甜相对应,与五声的歌唱相对应,与五液的涎水相对应,与五色的黄色相对应,与五臭的香气相对应。人体的肺与五行的金相通应,与五声的哭泣相对应,与五色的白色相对应,与五臭的腥味相对应,与五味的辛辣相对应。人体的肾与五行的水相通应,与五液的唾沫相对应,与五色的黑色相对应,与五臭的腐烂相对应,与五味的咸味相对应,与五声的呻吟相对应。对于脏腑与五行、颜色、气味等之间关系的形成,究竟是怎样的呢?黄氏认为:五脏之中,肝主管五色,五脏所主的颜色,都是由肝气所灌入的,灌入到心变为红色,灌入到脾变为黄色,灌入到肺变为白色,灌入到肾变为黑色。五脏之中,心主管五臭,五脏所主的臭味,都是有心气所灌输的,灌输到脾变为香味,灌输到肺为腥味,灌输到肾变为腐臭,灌输到肝变为臊味。
五脏之中,脾主管五味,五脏所主的味道都是由脾渗灌的,渗灌到肺变为辛辣,渗灌到肾变为咸味,渗灌到肝变为酸味,渗灌到心变为苦味。五脏之中,肺主管五声,五脏所主的五声,都是由肺气渗透的,渗透到肾变为呻吟,渗透到肝变为呼叫,渗透到心变为言笑,渗透到脾变为歌唱。五脏之中,肾主管五液,五脏所主的津液都是由肾濡润的,濡润到肝则为眼泪,濡润到心则为汗水,濡润到脾则为涎水,濡润到肺则为鼻涕。综上所述,黄元御在对中医基础理论上的认识是有高度的,当然,正是因为这种高度,才能让黄元御在中医造诣上达到宗师的境界。关于人体脏腑与颜色、气味、分泌物等关系的奥秘,黄元御的这些认知可能还隐藏着更多密码,期待我们在学习和继承的过程中加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