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原来还有这个原因!
✎导 读
平常俗称的“五谷”所指的五种谷物,这是我们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饮食习惯。在古代“五谷”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主要是由于南北方的生活方式不同,在古代经济文化中心长期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其实,五谷不仅仅是食物,也是重要的药物来源,比如面粉是制作药丸的一种黏合剂,麦麸是炮制药物的辅料,荞麦可以健胃清热,大米煮汤和大米粥有和胃的作用。今天为大家简单介绍几个来源于五谷的药物。
稻 芽
稻芽,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和中消食、健脾开胃的功效。常常用于治疗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等病症。由于炮制方法不同,有炒稻芽和焦稻芽之分。其中,炒稻芽偏于消食,擅长治疗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擅长用于积滞不消。一般使用量为9~15g。
麦 芽
麦芽,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等病症。因炮制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生麦芽、炒麦芽、焦麦芽。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治疗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治疗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治疗食积不消、脘腹胀痛。一般煎服用量为9~15g,回乳炒用60g。贮藏于通风干燥处,防蛀。
粟 米
粟米、又叫做小米。味甘咸,性凉。《本草求真》认为粟米,“专入肾,兼入脾、胃”,有很好的健脾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的功效,陶弘景认为,“陈粟米,作粉尤解烦闷。”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等病症。
荞 麦
荞麦,味甘,性寒。具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噤口痢疾、赤游丹毒、痈疽发背、瘰疬、汤火灼伤等病症。而且荞麦的不同部位作用也不同,荞麦茎叶,能降压、止血,适用于高血压、毛细血管脆弱容易出血的患者防治中风、视网膜出血、肺出血等疾病。荞麦的种子,能健胃、收敛,可以用于治疗止虚汗,炒香研末外用,能起到收敛止汗、消炎的作用。
其实,五谷当中还有很多药物其他药物,比如糯稻根须、浮小麦、糯米、高粱根等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所以,我们经常讲“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因为我们祖先为我们选择的饮食习惯是我们的“立生之本”。
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欲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