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告诉我一味良药——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芈月传#紫苏#孙俪#芈月
,
了解更多中医药文化
记得孙俪版年轻的芈月博学多才,还会采仙草哦。
芈月提着小篮子在园子里采摘紫苏,说它是消暑神仙草,魏长使感叹,竟这般好,也要采一些回去做解暑开胃汤。
原来,芈月消暑用的是紫苏啊。是啊,在芈月生长的楚国,路边、山野到处是紫苏哦。
紫苏叶的功效
相传华佗带着徒弟到酒铺里饮酒,碰见铺子里几个少年比赛吃螃蟹。螃蟹性寒,几个少年相继腹痛倒下,华佗从附近的野地里摘了紫苏叶子,煎水让少年服用,少年们这才捡回了一条命。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因为这种药草是紫色的,吃到肚子里又感觉很舒服。所以,华佗就把这种药草取名为“紫舒”。传到现在就成了“紫苏”。
明代末年贾所学的《药品化义》说:“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应该说古人很懂紫苏叶,上述这段话也详细说明了紫苏叶药用功效和特点。
“小苏苏”有什么十八般武艺呢?它能散寒,解表,理气,和营。
解表散寒你肯定知道的,理气你也懂,但这个“和营”是个什么鬼?就是相当于“居委会调解员”的意思,调解纠纷,化解矛盾,避免冲突。
她性味辛温,是属于阳光灿烂、充满正能量的这一类的药物。她身上还有一种特殊的味道现代科学管它叫紫苏醛,喜欢美味的广东人就很懂它,比如,广东传统名菜:紫苏炒田螺、紫苏焖鸭、紫苏……不要再说啦,口水流了一地了!
▐ 紫苏可以治疗感冒吗?
《本草备要》记载紫苏:发表散寒味辛人气分,色紫人血分,香温散寒,通心利肺,开胃益脾气香入胃,发汗解肌,和血下气,宽中消痰,祛风定喘。
感冒是很常见的疾病,常见的感冒类型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治疗感冒之前,大家一定要先判断感冒的类型。患上风寒感冒的时候,身体会发冷,还会伴随着头痛、打喷嚏、浑身酸痛的情况;风热感冒则经常会伴随着嗓子不适的症状。
当你患上风寒感冒的时候,人们多半会热衷于这个治疗感冒的“明星”,它叫生姜红糖水,但是人们的味蕾似乎并不太接受这种组合。
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人们会用紫苏茶来暖身驱寒。这是因为紫苏能够散寒、发汗,对于风寒感冒十分有用。得了风寒感冒以后,可以用一小撮紫苏叶3g用开水冲泡饮用,不大一会,你的身上会微微发热,并且微微出汗,然后感冒的症状就会迅速减轻甚至消失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紫苏和生姜都是辛温食物,风热感冒患者以及有热症者不宜食用。
紫苏叶的使用要点
紫苏叶不能长时间煎煮。它是靠挥发性物质起作用的,长时间的煎煮,挥发油就跑了,剩下的就真的是药渣了。通常用开水泡一泡就好了,如果要煎煮的话,选择先煎煮其他药物,紫苏叶后下,煎煮个3-5分钟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就是,“小苏苏”不建议空腹服用,紫苏叶这类辛温药相当于把体内正气调派出去打仗。如果正气不足,就相当于鞭打瘦马,无法达到发汗的目的。所以最好就是先吃点食物或者喝一点热稀粥,把正气先补足一下,然后在服用药,才能更好地发汗。发汗才能达到把寒气、病毒赶出去的目的。
另外,如果在用“小苏苏”泡水喝的同时,再来一盆“小苏苏”水泡脚,这样身体可以迅速暖和起来,汗就可以出得更快。
特别是一些喂药困难或者不愿意吃药的婴幼儿,可以用“小苏苏”水洗澡,一样可以解表散寒。对治疗小儿风寒感冒很有效,注意哟!是用“小苏苏”煮水洗澡澡。
当然,如果感冒过了初期阶段,病邪已经入里化热了,就需要配合一些其他的清热药一起来用才行。相当于坏人已经过了门口进到客厅里之后,再单纯用“小苏苏”就不行了,我们必须要帮它找点帮手才行,这个,你就需要求助于中医师了。
除了治疗感冒,“小苏苏”还有一个特效功能。就是解鱼虾之毒。有的时候,可能我们吃的鱼、虾、螃蟹有点不太新鲜,如果用一点紫苏叶泡水喝,就可以把这些毒给解掉。你看紫苏炒田螺、紫苏焖鸭这些菜,在确保美味的同时又确保饮食安全,它的选料搭配是不是很有中医智慧呢?最后,紫苏还是孕期呕吐的救星。小伙伴们都知道怀孕是很辛苦的一件事,饮食要注意,药物也不能随便乱吃,但是有的孕妈妈早起孕吐很严重,吃不好睡不好,这时候紫苏这位温柔的“仙子”又出现了,只需要用它来泡点水喝就能缓解孕吐,将热气浊气不畅通的气降下来排出去,将温和有能量的气输送到身体的每个角落。 其实紫苏的作用还远远不止这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紫苏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衰等作用,所以它在美容护肤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紫苏当中的苏子油更是被称作是“植物界的深海鱼油”;紫苏还能醒酒,词人綦崇礼曾用紫苏泡水喝来醒酒并说:“香泛紫苏饮,醒心清可怜”;除此之外,在没有冰箱的年代,紫苏叶还被用来包裹食物,延长保鲜期等等。看完介绍,有没有想在家养一碰“小苏苏”呢?现在还来得及哟!阳台种一盆,解决盛夏烦恼!
最后,祝愿小伙伴们都能发现身边的美好,健康美满!
如果文章给您带来了帮助,记得分享给身边的亲人、好友,一起养生,健康生活!
祝您健康
◎文中图片,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使用。
◎郑重提醒: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切勿盲目试用,由于每个人身体有差异,是否适合请找医生诊治开方,擅自使用者责任自负。
既然在看了,就点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