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广东中医获评全国荣耀医者

广东中医获评全国荣耀医者
转自公众号:广东卫生在线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ODc5MjA1Ng==&mid=2247502169&idx=2&sn=3939e3051596d51bb9815df141d100d0

2018年12月5日,由环球时报、生命时报和伙伴医生联合主办的“敬佑生命 荣耀医者“2018第三届公益活动年度盛典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教授获“中华医药贡献奖”、急诊科主任丁邦晗教授获“科普影响力奖”。

活动以“医者有尊严,生命才有尊严,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助力健康中国”为理念,塑医生尊严,塑医者典范,理解医生,让医者荣耀为患者谋福的美好愿景。76位专家与大众评委经过评审、投票、终审等环节,从500多位参选者中评选出116名全国顶尖荣耀医者。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教授荣获“中华医药贡献奖”。

▲张忠德教授荣获“中华医药贡献奖”

熟悉张忠德教授的病人会称他为“德叔”,上了年纪的病人爱称他为“靓仔医生”,因为他幽默风趣,和蔼亲切,且形象好。

早上6点起床,德叔准备前往协作医院讲课,12:00授课结束,他马不停蹄赶往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坐诊,路遇堵车,下午1:30赶到医院时已经到了开诊时间,他匆匆扒了几口助手送的盒饭就开始坐诊。

一个下午,6个小时,来自香港、北京、深圳、湖北、山西、广西等地的病人来往穿梭于德叔的诊室。其中有跟了他15年的病人、中山大学附属医院退休的教授,还有拿着机票请求加号的甘肃人……原定25个挂号名额,到最后总会加到六七十号,“病人大老远赶来不容易,这次不给看,他们又要等一个星期,吃住也要花钱啊!”为了给人行方便,德叔不惜自己辛苦些。

晚上7点20分,窗外暮色四合,原本人头涌动的候诊室已经空无一人,德叔终于结束了又一个忙碌的下午。慕名而来的病人太多,逢开诊他都是超负荷工作,连上洗手间的时间都没有。

这是人之初杂志社记者一年多前采访德叔时的情景,如今,这依然是他的工作日常。

即使不坐诊,德叔也看不少病人,他喜欢随身携带处方纸,方便看病开药,每逢节假日还约一些外地病人过来看病。当记者问他每天这么忙身体怎么承受得了?他说:“做到事乱心不乱,身忙心不忙就好。毕竟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业价值所在。”

一心只求治病救人

辗转求医来到德叔诊室的,除了常年跟随德叔定期复诊调理,更多是患了久咳、顽咳、久哮、慢阻肺、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及风湿痹症、失眠、更年期综合征、小儿咳喘、疳积等疑难杂症患者。

一个80来岁的香港老太太从儿子出生就落下咳喘的毛病,年纪大了,咳嗽、气喘导致整夜无法入眠。她香港内地看过无数医生,都没什么效果。几个月前朋友建议她找德叔看看,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广州。老太太气喘呼呼,原本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讲不出,看了三次后咳喘明显缓解。

患了手足口病的5岁小男孩,上次来就诊时口腔里全是溃疡,高烧到40.4度,吃下德叔5服中药就控制了病情,“周二看的病,周三就降到37度,今天彻底没发烧。”他的奶奶感激道。

在德叔的诊室,除了诊病开方,剩下的就是病人对德叔的感谢,以及德叔对他们的殷切叮嘱:

“你穿得太薄了,记得随身携带薄薄的针织衫,一进空调房就要穿上哈!要不又着凉了哦!”他摸了下病人的衣袖,反复叮嘱要保护好颈肩部别受凉。

“你放心,我们一起努力,按我们的方案治疗,两个月后你会发现跟现在完全不同!”那个失眠5年近乎绝望的病人,走出诊室时已有了笑颜。

▲患者心中“暖暖”的德叔

习中医之奥妙 立志学以致用

“行”“可以”“没问题,我来”,这三句话是德叔面对病人时说得最多的,也是他一直践行的诺言,“就算自己搞不定,还可以请教其他专家,做医生的,不治病救人不帮病人解决问题,那十几二十余年来专业学习的价值何在?”

德叔表示,自从进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后,他就深深爱上了中医学这门集祖国文化之精华的学科。从《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四大经典书籍的学习中,他了解到极多关于古人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的经验,认识到中医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优势,便立志要学以致用,为更多受顽疾困扰的人排忧解难,重回健康轨道。

1988年毕业后德叔就到了广东省中医院工作,先后师从广东省第一批名中医甄梦初、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等名老专家,尽得诸师之所长,术业日精,对呼吸系统疾病及其急危重症及其它内科杂症的中医药诊治具有独到见解。现在,他是广东省中医院的副院长及急诊科学科带头人。

“入了中医的门,习得其中奥义越深,对病人的帮助就越大。”德叔在呼吸内科及其它疑难杂症治疗上的好口碑,吸引了许多粉丝。

十几年前刚在二沙分院工作时,经常有一些相熟的朋友托德叔给小孩看病,有时一放学,5、6个小孩被送过来,排着队找他,嘻嘻哈哈叫他张叔叔好,然后开始报告谁谁感冒了,谁谁咳嗽,谁谁胃口不好,出汗多。“其中有个小朋友从三个月就跟我看病,现在16岁了,一直跟着我调养。”在德叔看来,平时自身调护和早期干预是对抗疾病的最好方法,而且有中医中药参与整个病情,治疗效果更好。不少被病魔纠缠已久的老病人跟了他之后,基本不用住院治疗。

中医在疾病早期干预的效果有口皆碑,不过百姓不懂得用中医却让德叔有些担心:“社会风气太急躁,病人总希望医生一下子给他治好,却不管后果。比如孩子发烧,总想着一服药马上退烧,这是错误的。通过中医中药的治疗不但能治病,且很多时候都能做到治病的同时不伤人体正气,所以要按照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的体质一步一步来治疗。治病不伤正气或尽量少伤正气,不要两败俱伤的治疗方法,这是原则。”如果百姓不懂这个道理,急于求成,这对疾病的愈后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德叔希望病人能相信医院、相信医生,携手战胜疾病。

秋冬季
呼吸道疾病又犯
远离久咳顽咳
德叔有妙方

入秋以来,不少粉丝咨询,家里大人小孩总是咳嗽不断,有什么好方法解决?

德叔告诉大家,每年入冬到次年清明前的这段时间呼吸科的病人特别多,因为人体呼吸道直接与空气接触,对天气变化很敏感。广东地区立冬的天气虽然不是很冷,但早晚温差比较大,人体如果正气不足(即肺气、脾气、肾气不足),对早晚的温差就会特别敏感。

其次,立冬过后,广东地区开始吹北风,东南风养人,但北风却伤人,尤其是早晚,对于正气不足的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经期前后的女性,经常熬夜、饮食寒凉的人,这种北风就很伤身体。

从哪里入侵伤害人体?

“很多人下午5点多下班回到家就把袜子脱了,只穿一件大衣,一直到第二天早上10点,这段时间里,北风的邪气慢慢从外露的部位如头部、颈部、脚部等侵袭人体,正气不足的人就容易出现喉咙痒、流鼻涕、打喷嚏、头痛、关节酸痛等症状,俗称受风寒。”

德叔表示,很多了解中医的市民会用些小方法把进入人体的寒气去掉,例如添件衣服、穿上袜子、戴围巾、穿高领衣等,喝点红茶、姜茶、鸡汤、瘦肉汤等热一热,或者洗个热水澡(记得用风筒把头发吹干)、泡一下脚、做艾灸等,都可以祛风寒。

咳嗽食疗有良方

德叔建议,在食疗方面,如果是风寒咳嗽,可以喝陈皮红糖姜汤或橘红红糖姜汤,鼻子堵的话可以往汤里加点葱白一起煮;如果是风热咳嗽,用沙参、麦冬、玉竹、雪梨煮瘦肉、鸡爪、鸡蛋,可加一两片姜解表。

痰是浓黄色的,很干很黏,就是热咳,这时需要清热解毒,可以试试用青榄、田螺或罗汉果煮瘦肉汤,加点葱白就能清热。痰稀白,痰多的属于痰湿型,可以用陈皮、橘红,南杏北杏,川贝煮汤。

据悉,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庹震、人民日报社社长李宝善、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网信办原副主任任贤良、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曹泽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等30多位卫生部门领导、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和三甲医院院长等嘉宾出席2018第三届公益活动年度盛典。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丁邦晗教授也荣获了“科普影响力奖”。

▲丁邦晗教授荣获“科普影响力奖”

“生命当敬佑,医者当荣耀”
让我们医护工作者
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一颗向善的心
将健康福祉传递到千家万户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