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二届全国心血管及中医痰证研讨会广州召开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姜再增、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梓廉、广东省中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吕玉波出席会议并致辞
8月19-20日,2016年第二届全国心血管及中医痰证研讨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李梓廉副局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姜再增副秘书长、世界中联副主席、新加坡中医师工会赵英杰会长、广东省中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吕玉波、广东省中医院大心血管科主任及世中联痰证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吴焕林教授以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们出席了此次会议。
同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经过选举,广东省中医院吴焕林教授当选为第一任会长,新加坡中医师工会会长赵英杰、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张天奉等人当选为副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徐丹苹副主任医师、吕渭辉副研究员分别当选学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学会还聘请陈可冀院士担任名誉会长,聘请邓铁涛教授、林谦教授等担任学会顾问。
▲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梓廉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梓廉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始终按照中医药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中医药,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中医药纳入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综合利用,并在制度及物质上创造有利条件,着力推动和促进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也极大的促进着中国传统医学的继承与发展,例如中医血瘀证学、中医痰证学不断的挖掘研究发展,并与现代诊疗接轨,指导临床疾病的治疗,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
一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在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的大力推动下,我省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振兴和发展我省中医药事业。目前全省已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中医药强省”建设已见成效,并对我省中医药的发展起到进一步支持促进作用。
广东地区在传统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与优势,不仅具有传统中医学术特色,而且与岭南地区具体医疗实践相结合,广东地处岭南,气候炎热而潮湿,人们多有气虚痰瘀之证,临证多予从痰论治各种疾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留下了宝贵的“痰证”基础和临床探索,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发扬。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姜再增为吴焕林教授颁发专委会铜牌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姜再增为陈可冀院士颁发名誉会长证书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姜再增为吴焕林教授颁发会长证书
▲广东省中医药局李梓廉副局长、吴焕林会长为学会副会长颁发证书
▲吴焕林会长为学会秘书长副秘书长颁发证书
▲吴焕林会长分享
▲与会专家还分别从理论、临床、药理等方面讲述了痰证的相关研究,新加坡中医师工会会长赵英杰教授介绍了中医痰证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为大家带来全新的视角
▲广东省中医院张忠德教授讲述了痰证理论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运用,阐明了岭南呼吸疾病从痰论治的特色及治法方药
▲广东省中医院心衰中心主任吕渭辉讲述左心室肥厚与心衰的研究进展,与大家交流了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的最新研究成果
会上,广东省中医院吴焕林教授牵头发布了《中医痰证诊断标准》,并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该诊断标准是广东省中医院吴焕林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与有相关研究基础的陈可冀院士带领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血瘀证团队合作,以及中医痰证领域的相关专家教授、临床医生以及科研方法学专家组成的中医痰证研究团队,从中医古籍及现代文献对中医痰证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及研究形成的,2016年7月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研究结果,并于本次会议上正式发布,“该标准相比一般共识更为严谨,同时其可操作性强,西医、基层医生也可适用。”未来会与时俱进,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做出相应的修改,更好地服务于医生,使患者更大程度地获益,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和科研。■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延伸阅读
肿瘤患者:不要等到山穷水尽,才想起看中医
8位顶级肿瘤专家推荐,让你受益一辈子的“防癌计划”
快来拿走!国医大师李济仁的高血压治疗保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