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老顾客服用中药汤剂后出现胃脘不适,3招解决!

老顾客服用中药汤剂后出现胃脘不适,3招解决!

在门店服务的过程中,总有些上了年纪的顾客向药店人反馈:在服用中药汤剂后,出现胃胀、胃疼、嗳气、反酸、恶心等胃脘不适反应。
不同中药的用法用量有所差异,有些需要空腹服用,有些需要饭后服用。还有些中药,与其他药物或某些食物搭配,会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顾客服药前,药店人应该尽可能详尽地告知顾客,每种药物的服用禁忌。如果顾客喝了中药以后胃疼,药店人可以建议他们先暂停用药,咨询开方医师,根据医生的意见,考虑是否更换药方,或调整服药的方法。

调整方剂的服用方法
目前,患者服用汤剂,主要有自煎和代煎两种方式。除医师处方对剂量另有要求外,代煎汤剂每剂一般分2次服用,成人每次150~200ml。
采用温服、饭后半小时服用、小口小口服用等方式,可以减少中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反应。调整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后,如果胃脘不适症状改善,可以继续服用。
1、服用汤药后出现恶心呕吐:在药液加入少量具有温胃止呕的姜汁,或在服药后再服一些姜汤。
2、服用汤药后出现胃胀、嗳气:嚼少许具有理气健脾功效的陈皮,然后再服汤药。

调整药方
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加上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长,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如果药方有补气药,如黄芪、人参等,剂量大或用药疗程长,往往容易产生腹胀、食欲不振等“气滞”现象。而补血药如阿胶、熟地黄等,长期服用也易妨碍消化,加重胃脘胀满。
1、先停药:如果顾客胃脘不适严重,药店人可以建议顾客先停药,与医生反映胃脘不适的具体症状,根据医生意见,考虑是否调整药方。
2、适当调整用药:在运用补气药的同时,适当加入陈皮、檀香、降香等具有理气或行气止痛功效的中药。牡蛎、瓦楞子、海螵蛸等中药具有制酸止痛的功效,在汤剂中使用可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剂型
相较于汤剂,丸剂释药缓慢,不仅可延长药效,还可降低汤剂在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减少不适反应,适用于慢病患者。如果药店符合条件,可以向顾客提供中药临方定制加工,为顾客提供中药丸剂的加工服务。
老年人服用中药汤剂后出现胃脘不适,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这与老年人胃肠道的生理功能特点、药物对胃的刺激,以及中药的成分、服用的方法等相关,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是否继续服药。通常情况下,患者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服药方法、药方或剂型等方式继续服用。如果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明显,建议停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胃肠道损伤。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end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