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广东今冬流感什么特点?中医专家开出流感预防方!
最近,广东天气忽冷忽热让人防不胜防。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刘南教授介绍,近期医院急诊流感病人增多。
我们生活中该怎样去预防流感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出了预防流感方:
流感预防方
药物组成:桑叶15g、苏叶15g、杷叶15g、鱼腥草10g、千层纸10g、桔梗10g、玄参15g、神曲15g、葛根30g、藿香10g、青蒿10g、甘草6g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陈瑞芳主任医师介绍,今年气候多湿多热,感邪后多有发热,易感人群大多见肺中有热和肠中有积滞。方中桑叶、苏叶疏风解表,桔梗、玄参、千层纸利咽止痛,藿香芳香化湿。神曲消食导滞。杷叶、鱼腥草清肺热。葛根解肌通络。诸药合用具有疏风解表,清泻肺热,化湿及消食导滞之功效。该方药性平和,有预防流感作用,可用于未中招或刚中招流感人群服用。
煎服法:可用此方加5碗水,水开后煎煮15分钟,熄火后再焗10分钟后温服。2~3人分量,用于预防流感。
如果已经感邪发热者,可加青天葵15克、连翘10克,此方加水3碗,煎煮15分钟,熄火后再焗10分钟后温服,且服药后喝热粥。此为1人分量。
流感知多D
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该病易发于春季,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快,将会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要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一
“流感”的常见症状主要有哪些呢?
全身症状较重,显著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流涕、干咳等。严重的会出现流感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脑膜炎。
二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是一个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1、近距离的飞沫传播,这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流感患者或者流感病毒携带者 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喷出的飞沫,携带有大量流感病毒。如果一个健康的人与他们面对面或者离得比较近,比如 在1米之内甚至2米之内,就很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2、间接的接触传播,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如果接触了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比如 桌面、门把手,再用手去接触自己的眼睛、鼻黏膜,也会造成感染,这是所谓的间接接触传播。
三
如何做好预防流感?
1、强锻炼,讲饮食。
经常运动,适当出点汗,保持足够睡眠、不要有过分压力;多喝水、多吃富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
2、勤洗手、少集聚。
掌握规范的洗手方法,要用肥皂和温水洗手,双手用力擦洗所有皮肤表面,洗手要持续15到20秒钟;儿童或老人不宜人群密集场所。
3、多通风、勤晾晒。
开窗通风可改善空气质量,也是目前预防流感病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要常洗、晒被褥、衣物,让太阳光帮助杀死多种病菌、病毒。
4、室内可以用酸醋熏蒸。
5、可以服医院中药预防流感方和医院制剂扶正防感膏。
除了这些常规方法,
还有哪些中医特色预防法呢?
跟着小编继续看下去!
一
茶饮法
[姜枣茶]
组成:生姜5片,红枣10枚,煎汤,趁热饮。
功效:温中散寒,适合气虚质、阳虚质、脾胃虚寒人群。
[桔皮茶]
组成:新鲜桔皮50克,冰糖适量,温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健脾化湿,生津理气,适合素体脾虚兼杂痰湿人群。
二
经络、穴位按摩法
[鼻部按摩]
方法: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梁,上下按摩 50-60 次,下止鼻根两侧。用力适度、缓慢,不宜过重过急,早晚各一次。
功效:疏散风热、通利鼻窍,适合于易感冒、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人群。
[耳廓按摩]
方法:以拇指和食指合力由上而下按揉耳廓,共 5-6 次,最后拉耳垂 3 下,每日 2-3 次。
功效:耳与脏腑有密切关系,按摩耳穴,对相应脏腑有一定调治作用。耳廓按摩能增强体质,对预防流感有一定辅助作用。
三
中医香疗法
中医的香疗法,是运用芳香药物、植物挥发的药味,作用于口鼻、肌肤、经络穴位,从而调节阴阳、扶正祛邪、祛邪避秽。
←中药香囊
[家庭如何制作简单中药香囊]
药物组成:荆芥穗3克、广藿香3克、石菖蒲2克、苍术2克、肉豆蔻2克、薄荷2克、冰片1克。
材料:香囊布袋或小布袋、绳子、旧的丝袜、针线等。
制作方法:
①将上述中药剪碎或者研碎,混合备用。
②用旧的丝袜缝成大小适中的袋子,将混合中药碎放入,再缝好袋子。
③将药包放入香囊布袋或小布袋中,用绳子绑紧袋口,悬挂室内或放置于容易闻到香味的地方。香味淡去后可以再更换新药物。
功效:疏风驱邪、芳香化湿,适合于易感冒人群。
小朋友的小身板比较单薄
更容易被进击中的流感扑倒
小朋友该如何预防流感呢?
如遇天气阴冷,偏潮湿,缺乏阳光,人体的阳气也比较难升发,抵抗力自然是要打个七五折的,湿邪盛,湿困脾脏,遏阻中焦,容易出现头重脚重,胃口不好,拉粑粑偏稀烂或黏屁股,肚子痛,甚至呕吐等等症状,身强力壮的成年人或许感觉不那么明显,但小小只的小朋友却已经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唤,很多都“中招”了!
因此对流感的预防,除了要结合小孩本身的体质情况,还得针对天气,适当地健脾化湿,升提阳气。
食疗方
祛湿粥(1人份)
作用:健脾消食,清热祛湿。
材料:木棉花10g,薏米20g,麦芽12g,布渣叶10g,陈皮5g,大米50g。
制作方法:木棉花、薏米、麦芽、布渣叶、陈皮洗净后,放入纱布袋中,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上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煲粥,粥成后将纱布袋取出,以盐调味食用。
小儿推拿
揉板门300次
摩腹200次
捏脊10次
揉足三里300次
在广东,不少人都有喝凉茶或者祛湿茶的习惯。最近是流感的高发季,不少人认为喝点凉茶,比如板蓝根、夏枯草、白茅根等可减少上火的几率,从而有预防流感的作用。那么,这个说法正确吗?
喝凉茶预防流感靠谱吗?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医师王清海表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即便是喝凉茶也需要根据体质和症状来对症处理,其目的是最终达到阴阳平衡。王清海说,广东地处岭南,常年天气炎热,又潮湿多雨。所以,与中国北方相比,春夏季节,湿热是比较多见的。另外,秋冬少雨干燥,气温偏高,人们普遍容易上火,而内火旺的人,最容易感冒。
而1月份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在上火时最容易招致咽痛、咳嗽等呼吸道感染。所以,一旦上火,市民往往会及时喝点凉茶祛火,例如板蓝根、蒲公英、夏枯草、白茅根等煮水代茶饮,这可有效预防上火,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呼吸道感染,但预防流感的作用并不明显。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体内阴阳偏盛偏衰引起的,中医治病或者防病,是利用中药的一气之偏,调节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王清海指出,凉茶毕竟是凉性的,容易伤人脾胃阳气,上火的人喝点凉茶可以清热,而不上火的人,则不需要喝凉茶,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更是不能喝凉茶的,喝了凉茶,会导致脾胃更加虚寒,容易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同理,祛湿茶有祛湿的作用,药物性质大都偏燥,如果体内有湿气,当然需要喝祛湿茶,但如果没有湿气,喝祛湿茶就会损伤津液,导致口干、便干、尿黄、上火等。所以,不管是喝凉茶,还是祛湿茶,都要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来定,不要千篇一律,人云亦云。
【来源:综合整理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