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徐庆锋出席并讲话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徐庆锋出席并讲话

▲会议现场

11月27日上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院士,广东省卫计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何真等出席并讲话,各兄弟学会嘉宾和326名会员代表参加大会。

▲广东省卫计委党组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出席大会并讲话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出席大会并致辞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院士出席大会并致辞

▲ 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何真致辞

大会经过投票选举产生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当选为会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当选为会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五届会长陈可冀教授亲笔题辞,为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衷心祝贺。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亲笔题辞

徐庆锋局长在讲话中指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重要方向,是当代中医药事业最具活力的发展领域。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汇聚了全省中西医结合领域最核心的精英力量,是我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主力军。

多年来,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各位权威专家,各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广东省委、省政府推进卫生强省、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团结全省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为繁荣发展中西医结合学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继承创新中西医结合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广东地处岭南,历来就有重视传承、广采新知、崇尚实干、勇于创新的传统。“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一直以来是岭南医学界所倡导的学术精神。在岭南医学发展史上,历代医家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兼收并蓄,自成体系,持续发展。其理论体系和理法方药与中原医学一脉相承,是中医学“因地、因时、因人”三因制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近代,中国第一所西医院也出现在广东。始建于1835年的广州孙逸仙纪念医院,成为了中国西医学史的重要开端。

到了当代,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事业,提出了建设卫生强省与中医药强省。2006年我省正式启动中医药强省战略,把中西医结合作为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高度重视。

经过十年建设,全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数量由2006年的146家增加到2015年的163家;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床位数从2.13万张增加到4.54万张,增长113.1%;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从2.83万人增加到5.36万人,增长89.5%;中医、中西医结合类医院、门诊部、诊所的诊疗服务量由0.32亿人次增加到0.99亿人次,增长210%;住院服务由47.7万人次增加到155万人次,增长224.9%。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451.8亿元。广东中药凉茶饮料——王老吉,每年销售额超180亿元。

当前,中医药发展正面临“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西医并重”列入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中医药法(草案)》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为中医药发展明确了顶层设计。我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省中医药局联合省委政策研究室全省中医药工作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向省主要领导同志呈报。省人大启动岭南道地中药材资源的地方立法保护工作,《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草案)》已通过省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广东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广东省推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近期将正式印发《广东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规划》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

进入“十三五”时期,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性全面提升,推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一批重大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徐庆锋局长强调:希望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把握当前大好形势,认真总结经验,紧紧围绕服务卫生强省与中医药强省建设,不忘初心,奋勇前进。

一要跟上新形势,树立新观念。深入学习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38字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结合深化医改,充分认识中西医结合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定信心,按照“四有五抓一提升”总体工作思路,主动作为,大胆创新,积极发挥学会的优势与作用,认真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要突出抓好主业。始终坚持以服务临床、发展学术为核心,整合专家资源,进一步发挥学术引领进步的作用。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树立“重服务、重质量”的观念,紧紧围绕中医药前沿理论、先进经验、重大学术问题,组织名医名家学术交流活动,继承、挖掘、发扬岭南中医药的学术精髓,不断提高学术质量。充分发挥专家智力优势,既要培养专业理论精湛、临床实践丰富的拔尖中医人才,又要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和宏观视野的中西医结合管理人才。

三是突出面向基层。要大力推进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技术、适宜技术,提高基层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组织专家学者进社区,走基层,用对口支持、帮扶等形式,推广适宜实用技术和中西医结合的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

四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要不断扎实自身的基础条件,总结在组织、实施及管理方面的经验,高质量地完成各部门委托的有关工作。要充分发挥学会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作用,大力养生、保健、科普和中西医结合文化宣传工作,为中西医结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五要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学会组织和制度建设,坚持依法办会、民主办会,不断壮大会员队伍,竭诚服务好会员和会议工作,创新会员服务模式,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广大会员和学会的凝聚力,不断提升学会的服务能力。

六是要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业无精神则不兴。希望学会全面固化全省弘扬大医精诚主题活动的成果,深入引导全省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进一步补好从医者精神之钙,在全行业牢固树立“严以修身,诚心行医;严以用权,依法行医;严以律己,廉洁行医”的风尚,让每一位中西医结合工作者都树立起苍生大医的信仰,扎扎实实钻研医学本领,诚诚恳恳为群众服务,当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卫士,不断提振整支队伍的精、气、神,提升队伍的战斗力。■

延伸阅读
怕冷的进来!其实你身上自带8个暖宝宝

子午流注说:“冬季还夜跑,找死啊?!”

刘希彦:毁掉你健康的正是这些好习惯,早上洗澡、多吃水果

央视曝光:酵素减肥竟是靠这个!看完宁愿胖死……

黄煌:为啥多病的长寿,没病的早死?10句话说出长寿大智慧!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