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人民日报:中西医不是“对手” 需“联手”

人民日报:中西医不是“对手” 需“联手”

▲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医西医不是互掐的对手,而需要在征服疾病时相互联手,各用所长,避其所短,达到最佳的疗效

最近,90后演员徐婷患淋巴肿瘤不幸逝去。有人将徐婷死因的矛头指向中医,于是一场中西医之争再次引发关注。

中医与西医的治病理念不同,中医治的是人,西医治的是病。以肿瘤为例,西医要用手术刀切除患病的部位,运用化疗和放疗,甚至不惜动用“虎狼之药”,杀死癌细胞,讲究的是除恶务尽。中医则更强调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容忍带瘤生存,让肿瘤细胞失去生存的环境,慢慢地凋零。

治疗肿瘤的正确方式,究竟是中医还是西医?

中医治疗原则之一就是判断正邪:邪盛为主,重驱邪;正虚为主,重扶正。在驱邪阶段,运用中医,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已经难以成为屏障,挡不住肆无忌惮的“强盗”;而扶正时,如果一味地用西医,杀灭所有的癌细胞,也可能伤及无辜,令正常肌体严重受损。由此可见,单用“矛利”的西医或者“盾坚”的中医,都不是治疗肿瘤的唯一方式。治疗肿瘤应辨证论治,因人而异,没有必要厚此薄彼,一种医疗手段也好,两种并用也好,一切以病情的需要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医西医不是互掐的对手,而需要在征服疾病时相互联手,各用所长,避其所短,达到最佳的疗效。拿非小细胞肺癌为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林洪生曾把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中西医治疗组、单纯西医治疗组,她的结论是,对于晚期肿瘤采用中西医治疗比单纯中医好,也比单纯西医好。

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同样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助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亭栋教授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因其在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上所做出的奠基性杰出贡献。为什么能让恶性肿瘤“缴械投降”?上海血液研究所王振义、陈竺两位院士联合张亭栋教授等人分别从临床观察和机理探秘中进行科研,结果发现,砒霜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并使癌细胞凋亡——使其走向程序化死亡的“自杀”之路。这种疗法推广到全世界,成为今天全球治疗此类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借助最新科技,我们有可能从中医药这个宝库中寻找到新的途径,最终战胜凶险的疾病。

最新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数429.2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新发1.2万例癌症;有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相当于平均每天7700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分钟5.2人死于癌症,让人触目惊心。真正进入肿瘤晚期,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难以妙手回春。但有专家认为,我国人群中约6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引入治未病理念,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同样可以让肿瘤君走开。

延伸阅读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 | 坚持中西医并重,共筑健康中国

中国中医药报8月24日社论:民之所向,心之所系。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体现着党和政府强烈的民生情怀。在此次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上,当总书记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声音传来,更激励每一位中医药人在建设健康中国之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坚持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此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适应发展新形势,顺应人民新需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在对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重申“坚持中西医并重”,既体现了对中医药发展的始终高度重视和支持,也赋予了“中西医并重”新的内涵。在当前医改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之际,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坚持中西医并重,不仅极大助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维护人民健康权益,也进一步凸显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指明了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的方向。

坚持中西医并重,须将中医药融入卫生与健康所有政策,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分别源出于东西方文化的中医和西医,其各自短长愈显互补,而将中西医优势汇聚、提供最佳医疗养生保健方案,无疑是保护生命健康的最理想境界。针对西医学的短处,应当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在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让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明显、治疗方式灵活、费用低廉的特色优势充分显现。

坚持中西医并重,亟须做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确保后续有人、学术繁荣、疗效提升。针对当前西医腿长、中医腿短的现状,大力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在发展中服务人民。如此,才能更好扬己之长,补彼之短,切实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携手共筑防病治病长堤。

健康是人民幸福之基。构筑健康中国,保障全民健康,离不开健康养生理念的普及和养生方式的倡导。中医药从古至今在人们生活中形成的顺应天时自然、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和经验,与现代社会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理念高度契合。要古为今用,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文化,担起服务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的时代使命。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在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际,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深刻领会其所赋予的新内涵,振兴发展中医药,让中西医一道,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有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制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中医药报】

延伸阅读
习近平: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毛泽东:把中医提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高度 | 中央文献研究室撰文

快来拿走!国医大师李济仁的高血压治疗保健方

为何老中医总是提醒 水果不能过多吃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白费!经络不通的6种反应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