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有一种性格叫“癌症性格”!专家揭秘:性格与健康密切相关

有一种性格叫“癌症性格”!专家揭秘:性格与健康密切相关

▲洪昭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病委员会主任委员,本文受访专家之一

受访专家: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病委员会主任委员洪昭光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与压力管理中心主任西英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

提到生病的原因,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病毒、细菌、遗传等,却忽视了性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医学界就开始探讨性格等心理因素和疾病的关系。如今,临床医学不断证明,很多疾病的确与性格密切相关。

根据不同性格人群的行为特点,医学上一般会把普通人群分为A型、B型和C型三种性格类型。不同性格衍生出的负面情绪也是“致病原”。

《生命时报》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并采访权威专家,告诉你不同性格的人容易得哪些病,又该如何预防。

A型:争强好胜,脾气急躁

一般A型性格的人喜欢竞争,精力旺盛,有紧迫感,愿意为取得成就努力奋斗,工作上要求比较高。

美国《赫芬顿邮报》刊文指出,A型性格的人有遇到妨碍进程的事情容易动怒、做事往往尽善尽美、经常坐立不安、会不由自主地担心未来、遇挫折很难入睡等特点。

A型性格的人往往受老板欢迎,容易成功,但也常常会产生悲观、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

A型性格的人易患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针对3300名18~30岁的年轻人进行了一项长达15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A型性格的人步入中年后患高血压的几率更大。

统计显示,85%的心脑血管疾病与A型性格有关;在心脏病患者中,A型性格占98%;A型性格患冠心病的风险比B型性格高5倍。

日常门诊中的高血压患者,至少有一半属于A型性格。

究其原因,A型性格的人容易情绪激动,而愤怒、焦躁等情绪会让交感神经系统变得兴奋,促使升压物质“儿茶酚胺”分泌旺盛,再加上应激状态下血管“紧绷”,长期如此就容易引发高血压。

A性格者如何避免不良情绪?

要想避免不良情绪对健康的损害,A型性格的人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不要为一时得失焦躁、动怒,遇到挫折要冷静思考,找出缘由方能化逆境为顺境;

其次,时常提醒自己过强的情绪反应不但会诱发健康问题,还可能把问题变得雪上加霜,从而说服自己控制情绪;

第三,要在客观评估自身能力后制定恰当的目标,不盲目攀比,以免因完不成任务而过分懊恼;

最后,要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培养业余爱好,多进行体育锻炼,尽量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B型:知足随和,适应力强

如果说A型性格的人就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言谈犀利、精明能干、争强好胜,那么B型性格的人则像贾母,为人和善、宽容、乐观、随缘。

一般B型性格的人生活节奏较慢,喜欢从容不迫、悠闲自得、随遇而安的生活节奏,为人处事比较随和,少有侵犯性,能以平常心对待挫折和困难,社会适应能力好,易知足,容易感到幸福,是一种“长寿性格”。

B型性格的行为特点和A型是相反的对应关系,如果A型性格的常见行为表现你大多都没有,那么你可能是B型性格。

B型性格的贾母活到了80多岁,在当时可谓长寿。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上海一项调查显示,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中,B型性格占83%。专家指出,长寿因素中,60%取决于自己,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心态。

B型性格的人心胸开阔、乐观开朗,有事不憋在心里,小事糊涂,内分泌功能不易发生紊乱,所以自然健康长寿,即使患病也容易痊愈。

对于现代人来说,大多数时候恼是想出来的,气是比出来的,急是造出来的,要想健康,做人就得糊涂点、潇洒点、心胸宽一点。

B型性格者并非全是优点

时间观念不强、安于现状的B型性格人群最好勤做计划,不断设立适合自己的目标,以便增强进取心,不断进步。

C型:容易焦虑,爱生闷气

C型性格被称为“癌症性格”,最需要心理干预。

C型性格的人,往往为了搞好人际关系,尽量回避各种冲突,从而习惯克制、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很少表现出负面情绪,但喜欢生闷气。

另外,生活和工作中,C型性格的人一般没有主意和目标,容易随波逐流,常常伴有孤独感和无助感,活得很累。

克己、压抑、焦虑、抑郁、无助、过分为别人着想的C型性格者,内分泌功能易紊乱,器官功能活动易失调。

随着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监视功能会大打折扣,因此容易患上癌症。

另外,国外研究指出,长时间精神压抑,还会导致胆囊炎、胆结石、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C性格者如何逃脱“癌症性格”?

对于C型性格者最重要的就是发泄、减压、提高自信心。生活中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找到健康的情绪宣泄途径,不要一味地压抑、克制,向他人倾诉、写日记、做感兴趣的事等,都有助于转移注意力,排解不良情绪;

更多地倾听自己的心声,不要一味地迎合他人,学会善待自己,追求率真、自然,做个有原则、敢于说“不”的人;

多参加社交活动,试着去展示自己,可以增强自信心;

客观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理性接受自己的缺点,但也不要责备自己,多关注正面评价,告诉自己“我很棒”;

定期运动,不良情绪也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

专家提醒,人的性格相对固定,不会轻易改变,但随着年龄增长、处境变化,A型性格的人可能出现C型性格的行为特点,偶尔沉闷;C型性格的人也可能有A型性格的行为,情绪一下子爆发。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状态,人们的调节方法也要及时调整。

此外,有些顽固的不良情绪也许与性格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创伤事件有关,长时间无法排解时,应向专业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生命时报微信】

【延伸阅读 来源:健康时报 】

三位肿瘤院士总结:10条不得癌的建议,都是你能做到的!

现在癌症发病率逐年攀升,彻底治愈癌症的特效药却迟迟没有研发,我们普通人要如何抗击癌症?尽可能的避免癌症的威胁?

本文请肿瘤界的三位知名院士,专门教大家如何通过健康饮食来远离癌症。记下来,一辈子不怕癌!

▲曾益新 本文指导专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院院长

1、坚决反对用营养品抗癌

“我坚决反对用营养品防癌。”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提及营养品能否防癌的时,态度坚决地表示。他认为:

只有合理膳食才能有效地预防癌症发生,此外就是多吃蔬菜和水果,但不包括泡菜、腌菜;

▲郝希山 本文指导专家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

霉变食物不吃,加工食物少吃,腌制食物、烤焦食物不吃,多吃植物性食物,每天要吃400克非淀粉类蔬菜水果。

2、不吃油炸食物

据《新安晚报》介绍:油炸食品在高温条件下可产生致癌物质,要尽量少吃。

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多了,会成为我们俗称的“千滚油”。

千滚油中包含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如脂肪肝、高血压、胆囊炎、胃病、糖尿病、肥胖,甚至可能增加患心脑血管病和多种癌症的危险。

3、坚持回家吃晚饭

“我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非要在宴会桌上谈问题?”8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孙燕院士说,中国人喜欢在饭桌上谈事的陋习导致了很多人长期饮食无规律,越是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越是难得回家好好地吃一顿饭。

▲孙燕 本文指导专家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饮食不规律,饭局上的烟、酒以及不知不觉过度饮食,使我们的肠胃始终处在受损状态,再加上体重超标,长期下去就可能诱发癌变。

孙燕院士号召大家,“可怜可怜自己的胃,珍惜自己的身体,远离癌症,从回家吃晚饭做起。”

4、对剩菜剩饭不要大包大揽

中国人有个习惯,男人爱大包大揽,这不仅体现在干活上,连吃饭也是,常常是家里的剩菜剩饭全是当家的给包了,过去条件不好时是这样,现在生活好了,一些家庭还是这样。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一不良习惯可能诱发胃癌。

“胃癌原来是日本人发病率第一的癌症。但后来逐渐降下来了,与胃癌下降对应的是家庭冰箱持有率的上升。”孙燕说。日本人喜爱吃生食,但在过去冰箱没有普及的时候,食品在常温下存放容易变质。

为了对抗胃癌,日本已经在职工体检中普及了胃肠造影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马上加做胃镜。现在,日本不仅胃癌的发病率下降了,早期诊出率也达到了50%,治愈率也上升了不少。

5、瘦一点患癌机会小

越瘦的人得上癌症的机会越小,这是全球21位科学家基于对患癌人群和健康人群历经5年研究后提出的十大防癌建议中的第一条内容。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指出:有足够证据显示,体重超标与结肠癌、食道癌、肾癌、乳腺癌和子宫癌5类癌症相关。

在孙院士看来,饿着要比撑着强、瘦的要比胖的好。

孙燕院士的“减肥方法”:

“我每天只吃七分饱,但又受不了美食的诱惑,于是感觉吃的差不多了,就马上离开饭桌,绝不久待,更不会与家人在饭桌旁聊天,生怕管不住自己的嘴又多吃两口饭菜,偶尔还会把晚饭省下一两顿。”

6、每年坚持两次体检

早期发现肿瘤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一年体检一次,但与大家不同的是,孙院士却额外给自己增加了一次体检——每年全身查体两次。

“我这样做,原因是有的肿瘤隐蔽性比较高,偶然一次体检未必能发现。比如,早期肺癌可能只有一半患者是通过胸片、X线、痰液能被发现的,增加体检次数可提高早期发现肿瘤的机会。”

7、别让不良生活诱发癌症

在孙院士看来,不少肿瘤,可以说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出来的。

比如过多食用高脂饮食、喜欢吃肉、不吃蔬菜就容易诱发出越来越多的肠癌患者;

吸烟人增多则会导致很多无辜的“二手烟”肺癌患者;然而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应该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该睡觉时睡觉、该吃饭时进食,每天有一定时间锻炼,不要抽烟喝酒。

8、随时随地锻炼

孙院士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他平日很少用车,尽量“以步代车”。

孙院士说,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有人喜欢走路、有人喜欢游泳,只要动就比不动强。而且,锻炼也没必要非找特定场合、特定时间进行,工作间隙、闲暇时间都可适当进行点小运动。

9、甘草是国老,泡水喝是最好的抗癌药

甘草有个别名叫“国老”,作用是调和所有药物的作用,能调和解百毒,是名符其实的温阳抗癌的药物。

早在20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甘草列为药之上乘,称其具有坚筋骨、长肌肉、增气力和解百毒之功。

每天10克甘草,煮水、熬水作代茶饮即可。

10、“没心没肺”,学会满足

在丰富的诊治经验后,孙燕院士也了解到一个个不同的患癌故事,但癌症患者都有着相同的一个诱因——压力大、长期抑郁、过分忧虑、勾心斗角。

“以前,医学界还质疑精神因素怎么会跟癌症有关呢?后来一个研究发现,长期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每个人背负的压力都不小,建议大家不生气、不折腾、不钻牛角尖,凡事都想开点,做个‘没心没肺’的人,因为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确实能给你一个好的身体。”

三位肿瘤专家总结出的10条不得癌建议,请大家一定收好!每做到一条,你就离癌症远了一步!■

【来源:健康时报】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