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燥初起,吃对这五种食物,大人孩子都会少生病!
转自公众号:素问轩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TM4MjEzMw==&mid=2247499579&idx=1&sn=7663ba2e8929cf5c8fd31cc499fcb788
中医认为秋燥也分温燥和凉燥,一般来说,温燥出现在中秋前,就是我们常说的“秋老虎”,此时暑热没有完全消退,所以温燥感冒,往往是怕热多,怕风少,然后口渴,咽干,鼻干,干咳,痰少,舌红等。
治法上主要是辛凉透散,轻宣风热,再加上一点润燥的药。
过了中秋之后,天气开始变得比较冷了,这时候就是偏凉燥了,凉燥感冒往往是怕冷,没有汗,头痛,咳嗽,有痰,鼻塞,咽干。
治法上主要是苦温宣散,调和肺气,还有润燥。
由此可见,不管是凉燥,还是温燥,秋天的主旋律都离不开一个润字。
而且,接下来天气渐冷,就要防凉燥为主。
怎么防?
天气冷了,即时添加衣物,少穿吊带衫这种就不多谈了。
根据我的观察,随着秋天变冷后,很多孩子,大人容易上火。
比如:口气大,口臭,还有眼屎多,嘴唇变红变干,皮肤变干(孩子总是不停地挠),大便变干,拉羊屎蛋蛋。。。
成人的话,口腔溃疡,长痘。
导致这些问题,部分原因是秋天干燥,燥邪伤津,津液不足,肯定就各种干。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随着秋天的到来,天气变冷,天地万物都处于一种内收,潜藏,内敛的状态。
天地间,阳气开始从地上往地下走,所有的动物都开始准备过冬。
人与天地相应,人也会顺应自然,开始把自己的阳气渐渐潜藏,人的腠理毛孔开始慢慢紧闭,阳气由表入里,人体内的阳气渐渐潜藏得越来越多。。。
当体内阳气越来越多,相应的,人对阴液的需求也就会增大(阴阳需要等量互相制约)。
如果此时体内阴不足,尤其很多孩子是阴虚体质,这时候就容易出现内热,虚火上炎的表现。
包括很多大人也是如此。
怎么破?
接下来多吃些养阴润燥的东东吧,下面推荐大家三款粥。
一,黑芝麻红枣粥
“春吃芽,秋吃果”,这个果不只是水果,还包括种子,坚果,黑芝麻就是一个很好的种子,它甘平,没有什么偏性,它还很润,可以润肠缓解便秘,最最关键的是它还补肝肾,益精血(是一个甘平养阴的好东西)。原 料大米50g,黑芝麻10g,红枣5个红枣补中益气
做 法1、用小火炒香黑芝麻,用勺子碾碎;2、大米洗净浸泡半小时,再沥干;3、把去核红枣和大米一起熬;4、在粥快煮好前10钟,把黑芝麻放入
功 效补脾益肾、补血补气、润肠燥
二,山药杏仁粥
近代名医张锡纯很喜欢山药,他曾说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黏液益肾。。。
他认为山药既能滋阴又能利湿,补肺补肾兼补脾胃。他还说山药是滋补药中无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
原 料山药100g,大米50g,南杏仁10g(南杏仁是润肺平喘的)
做 法1、山药去皮,洗净切块;2、将大米,杏仁,山药同煲1小时
功 效健脾润肺益肾
3,萝卜雪梨粥
天气凉了,有些孩子上火也会是因为吃多了,不消化,积滞久了化热了,这时候就要促消化,萝卜最擅长的就是消肠胃积滞,下气。
但很多孩子对萝卜无爱,加一点梨进去,甜甜的,可以调味,还可以养阴清热。
原 料白萝卜50g,大米100g,梨半个。
做 法1、白萝卜,梨洗净切块;2、将大米,白萝卜,梨同煲1小时。
功 效下气通便,化痰止咳,润燥。
总结一下:
第一款粥大人孩子都可以吃,适合肝肾阴虚的人。
第二款粥偏补脾润肺,特别适合脾阴虚的孩子,即那种地图舌的。
第三款粥适合那种胃强脾弱,爱吃零食,但又容易积食的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吃得有点多,有点不消化,早上起来有口气了,大便也不是每天有,或大便很累,就可以上萝卜雪梨粥。
请记住:对孩子来说,通比补更重要。
【来源:素问轩,作者: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