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烦失眠怎么办?不用担心!中医还有这种操作
转自公众号: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c2ODExMA==&mid=2651023931&idx=2&sn=87f8537ee4105fd23d974fd70df290b7
医学指导:林丽珠教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睡眠障碍已经成为遍及全球的普遍问题,有关资料显示,全球约10%的人有慢性失眠症状,中国是最高发的国家之一,失眠已经成为一个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各个年龄阶层均可见失眠者,既有从事IT、管理和新闻等脑力劳动的白领阶层,也有备受升学压力的学生;也有操心的爸妈,也有焦虑不安的老爷爷老奶奶等,也有饱受各种疾病折磨得病人等等,由于职业的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升学就业的压力、疾病的折磨等原因,很多人正在长年饱受失眠问题的困扰。
《伤寒杂病论》中将失眠又称为“不得眠”、“不得卧”。日常生活很常见,让人很痛苦。中医认为“失眠”由于情致所伤,肝气郁结,心火偏亢,气滞血瘀,痰火内扰,胃气不和致脏腑气机升降失调,阴阳不循其道,阳气不得入于阴,心神不宁所致者,多为实证失眠。
若因年老体衰,气血不足或久病后气血亏损,阴阳失调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致令心失所养,身无所住或血虚胆怯,肝失所养,神无所主或血虚胆怯,肝失所养或心肾不交,虚火上亢所致者,谓虚证失眠。
总之,脏腑功能紊乱,邪气阻滞,气血阴阳平衡失调,神志不宁是发生失眠的基本病机。
肿瘤患者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更是如此。如化疗后常会呃逆,发汗吐下后,外邪不得解,邪热积留于胸中,热郁而不得发散,则使胸中闷乱,嘈杂欲吐不能,故而使人彻夜难眠。即余热扰动胸膈引起的失眠。而化疗药物在中医来说属于燥热的药,心烦易燥,心火偏亢,阴阳失调导致失眠。
一
推拿按摩
按摩可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
1
穴位按摩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2)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3)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2
腹部按摩
入睡前,仰卧床上,意守丹田(肚脐),双手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稍加用力揉腹。
3
注意事项
(1) 剪指甲,以防划破皮肤。
(2)操作时用力适度。
(3)注意保暖,以防着凉。
(4)每个穴位不宜按揉过长,1-2分钟。
二
温水沐足泡脚
沐足泡脚追溯于《肘后备急方》,中医学认为“脚为精气之根”。脚为全身柱基石,经络直通脚趾梢。温水泡脚可疏肝健脾,有助于睡眠。
1、水深度为泡过脚踝三阴交(脚踝上三寸)位置即可。水温在40度至45度最佳。双脚入水勤搓揉,周身血液循环好。洗泡时间15-30分钟。
2、注意事项
(1)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
(2)泡洗后及时擦干,以免着凉。
三
读书写字
现代人对于电子设备使用过多,依赖过多,对于平常的东西反而疏忽很多。对于失眠者,不妨睡前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卧室也要保持安静),重新拿回书本,看看书,或者练练字,这样能够将备受各种资讯“骚扰”的大脑和神经解放出来。
当然最好是一些比较晦涩的专业书,读起来大脑和神经比较容易疲倦,很快就安静下来。
例如,对于很多男性朋友或者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可以拿起英语课本、哲学课本,重新读一下(当然,英语特别棒的人,可以考虑改用其他,如日文、法文、德文等等);女性朋友则可以拿起数学书、物理书等等,越是专业越是枯涩,文字越多,图片越少,治疗效果越好。
可能很多人会问:我根本就看不懂?怎么办?是的,就是要你看不懂——当大脑接受一些一时半刻难以接受资料的时候,容易疲劳,这样就容易入睡。看不懂,没有关系,就数里面的字数、数笔画(有点类似数“绵羊”、“水饺”的味道),这样就容易入睡。
注意事项:
(1)避免看过度兴奋的读本或言情小说、武侠小说;
(2)学会接受,贵在坚持;
(3)学会放松,必要时配合其他方法或者安神药物。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作者:张瑞怀、陈壮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