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可以着手申请了!

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可以着手申请了!

▲罗浮山风光

近日,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示范基地,1000个示范项目。

此次创建工作由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包括自愿申报、联合推荐、专家评审、审核发布等程序。

两局将联合成立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标准制订、遴选评审、建设验收、业务指导等。3年建设期满后,由专家委员会进行验收,认定“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对示范区(基地、项目)建设实施动态监测,规范管理。

▲符合条件的地市级(含)以下的市(区、县)政府可向省级旅游和中医药管理部门提出“示范区”申请。

▲ 符合条件的独立法人机构,如医院、景区(点)、中药材种养殖基地、中药生产企业等,可通过所在地中医局、旅游局逐级提出“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申请。

▲独立法人机构可联合申报“示范项目”。

省级旅游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联合向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每个省份推荐示范区不超过2个,示范基地不超过10个。示范项目3年内可以滚动连续申报,不受时间数量限制。

各省(区、市)旅游和中医药管理部门须于今年9月15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地方政府注意:

《通知》还要求,申报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的地方政府,要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省级旅游和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对获得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的单位在专项资金、规划编制、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及时总结有效做法、成功经验及推广模式。

据悉,此次下发的通知是对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对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的一次具体任务部署,必将对打造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推进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提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延伸阅读:

广东省第八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出炉:罗浮山

▲罗浮山风光

罗浮山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中草药资源丰富,2011年被评为广东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据悉,罗浮山所在的惠州市博罗县将于今年9月举办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10月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养生大会,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近日,罗浮山风景名胜区通过专家组评估验收,被评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我省第8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评审专家组认为:罗浮山景区历史文化悠久,具备中医药文化内涵。

▲罗浮山风光

罗浮山自然山水和道教文化资源丰富,尤以东晋著名道学家、医药学家、化学家葛洪、其妻鲍姑的道医养生理论为主体的道教养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葛洪在罗浮山的30余载中完成了多部医学著作,中医科学家屠呦呦受其所著《肘后备急方》启示,研发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于2015年10月荣获诺贝尔奖。

罗浮山地处岭南“旅游休闲走廊”的中心地段,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风景区总面积达214平方公里。罗浮山是天然的植物宝库,拥有3400多种植物,其中金耳环、青蒿、金线莲等药用植物就有124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竹柏、过江龙、攀树榕、百子榕等28种,堪称中药圣山、百草药库。

自秦至清,罗浮山地区一直是皇家御用药园。作为南药基地,罗浮山是中草药科学、养生医学等科学考察的良好场所,在生态科学、医药学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2013年,专业考察队对罗浮山保护区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考察,对罗浮山及其周边的动植物、古村落、自然物产做了一次全面梳理,最终绘就《罗浮山海经》。

博罗县已初步建立起中药资源数据库,并纳入全省及全国中药资源数据库,为全面、有效保护中药资源,推进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争创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到罗浮山景区研学、户外拓展或学认中草药等活动。去年,罗浮山景区接待学生达86.3万人次,占总游客接待量的24.2%。为进一步做好罗浮山中医药文化宣传,罗浮山管委会对景区内珍贵的中草药植物进行了普查,并悬挂植物解说牌。

目前,博罗县正依托药材资源丰富、“洞天药市”历史悠久、全县中成药企业较多的优势,计划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在罗浮山成立中医药研究所,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该县中草药资源科学、适度开发。■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惠州日报】

延伸阅读
解读|广东省将建设1—2个中医药“医养结合”试点市
广东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 (2016-2020年)印发

梁冬:我们觉得中医不行 是没见过好中医

人民日报: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 | 降低民间中医执业门槛,不是保护落后,是保存火种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