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院发展策略高峰论坛在穗举行
7月10日,《健康报》社促进中医药发展联盟2017年系列活动之“全国中医院民族医院发展策略高峰论坛(广州站)”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此次论坛由《健康报》社主办,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卫生计生委协办,《健康报》社促进中医药发展联盟、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共同承办。
来自中医药业界、学界的中医院民族医院的院长和专家学者,就《中医药法》实施后对全国中医院民族医院发展创造出的新机遇、出现的新问题、面临的新挑战等十多个主题进行充分研讨并展开热烈讨论。
▲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柯忠致辞
广东省中医药局柯忠副局长表示,一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重视中医药发展,将中医药纳入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在2006年和2012年先后两次召开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大会,出台《建设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决定》和《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行动纲要》。在今年广东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立足岭南传统,推进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要求把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保护好、传承好,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
目前广东省的中医药强省建设进入一个加速期。对比中药强省建设之初,2016年全省中医药医疗机构床位数、卫技人员数、诊疗量和住院服务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据2017年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最新发布的2016年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上,广东省有9所中医院进入全国中医院100强,中医院的竞争水平逐年得到提高。
《健康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邓海华致辞说指出,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宝贵历史经验、治未病的深邃哲学、简便验廉的竞争优势、丰富多彩且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在当前医改注重基层、注重预防、注重分级诊疗的背景下显得意义尤为重要。组织这个论坛,出发点就在于让大家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中医药民族医药赢得更多的粉丝。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洪伟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洪伟指出,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医联体是“分”和“联”的统一。医联体“分”的是职能,是机构的层级、类别,是岗位、专业;医联体“联”的是服务,是机构的运行、机制,是质量、理念。中医院发展医联体需要抓住重点,就是要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重中之重是要建成“利益共同体”。医联体应该是在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实现服务、责任、利益和管理的合理匹配。
▲会议现场
在谈到刚刚实施的《中医药法》对中医院民族医院发展将产生的巨大影响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桑滨生表示,《中医药法》有十大亮点,即明确中医药发展方针、突出中医药发展特色、制定职责上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制度体系、强化政府责任并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中医传承与传统知识保护、鼓励中医药创新与中西医结合、建立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体系、放宽中医药市场准入、强化中医药产业质量管理、推动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等。这十大亮点也是今后中医院民族医院发展的关键点。认真学习理解《中医药法》,是保障各级中医院快速、稳步发展的关键。
关于中医院民族医院如何构建育才、用才、聚才机制,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指出,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是将中医特色和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广东省中医院通过“机制驱动”“营造氛围”“搭桥铺路”形成卓有成效的育人机制,通过“构建机制”“体现价值”“搭建舞台”“充分授权”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通过“求贤若渴”“志同道合”“因人设事”“筑巢引凤”“柔性引才”形成具有吸引力的聚人机制,为广东省中医院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无限活力。
据了解,打造健康广东,医改是一场重头戏。近期广东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正式印发,对今后一个时期广东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今年7月份,广东省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将全面启动取消药品加成,同步推进改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同时财政补助医保支付政策也同步推进。随着公立中医院改革的持续推进,如何在医改和《中医药法》实施之后,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如何加强中医院的特色专科建设、如何提高中医院的优势病种的临床应用、如何通过医联体建设带动县级中医院的发展、如何建立中医院的人才培养机制,这是中医院管理者所面临的共同话题。■
【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