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周福生:“安神和胃法”治疗脾胃病,倡导“三位一体”辨证模式
#大医精诚
▲广东省名中医周福生教授访谈。视频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名医介绍:周福生
周福生(1950年7月生),第三批广东省名中医,首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获得者。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副所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副主任,内镜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对话嘉宾:金世明
金世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学医经历
知行合一,带着问题去学习
金世明:周教授,您已经是享誉我们广东的名中医,我想您谈谈,您是怎样走上学习中医的道路的?
周福生:我的学习跟成长得益于这么几个过程。第一,我在学习期间我是我们班的一个科代表,同学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把它汇总以后请教相关的老师,我觉得这样带着问题去请教老师,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第二,我们在学习中医的时候,第二年学校就组织我们去临床,老师把他的一些经验跟我们讲授,比如说丘和明老师跟我们讲,消化道出血的早期出血不能用补气药,先要凉血止血,血止了以后才可用(补气药),这对我们的启发很大,当我们进一步学习的时候就很有帮助,这是从一个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第三,我1984到1986年读研究生期间,就开始针对脾胃病的研究,加深了我对中医的认识。
学术思想
“安神和胃法”治疗脾胃病,倡导“三位一体”辨证模式
金世明:周教授,我们都知道您在运用中医防治脾胃病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您在运用中医治疗脾胃病方面有两大特点,第一是您的心胃相关学说,第二是辨证与辨病以及辨体质相结合防治脾胃病的学说,我想请您给大家具体地分享一下。
周福生:现在很多胃肠道病变的病人来看病时,都是有心慌、焦虑、失眠、心情不好,这些症状影响了病人,也诱发加重了病情。从疏肝的角度去治疗,确实大部分病人的症状是可以缓解的,但是心慌焦虑这种情志症状的改善不理想。
所以我们就考虑到心主神明,心是五脏六腑大主,它可能在情志上跟肝、脾密切相关。我们用安神和胃的方法来治疗脾胃病引起一系列的情绪改变的症状,根据临床观察发现病情改善了,有些症状也缓解了。
第二,用辨病、辨证、辨质的“辨证”模式在临床的应用。我们对溃疡病进行了一些临床的实验,虚的是脾胃气虚型,实的是肝胃不和型,我们分别用健脾益气的方法、用和胃疏肝的方法来治疗这两个证型,结果发现很多症状会缓解。当时临床上辨病提高了,可是再重的一些症状又不是很好。
我们注意到现在可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跟时代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所以人的体质也多态性的变化,寒热、虚实、阴阳、气血等等都有个性化的特色,尤其是岭南地区这种环境气候到处都湿,所以我们才提出用辨病、辨证、辨质三位一体的辨证模式来治疗,在临床上对于很多的疾病可以提高疗效,这样给临床提供一个临床思维方法。
经验传承
学医应刻苦,注重跟师进修
金世明:您的这些宝贵经验怎么样能传承到您的学生,传承给我们年轻的一代中医呢?我想请您谈谈个人的意见。
周福生: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学习,学习关键就是要刻苦。我要求我的学生,你必须要去好好地学经典,把课本东西学好,也就是知行结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中西医、中医都要用到临床上去。
大医精诚
在大医精诚中,医德是首位的
金世明:大医精诚是每一个中医人都要认真学习和践行的宝贵精神,这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点也请我们周福生教授来跟大家分享分享。
周福生:大医精诚我觉得他有两个含义。一、你的医德要精,二,你的医术要诚。俗话说“未医病先医心”,就是医生首先医德要好,你才会去理解病人的痛苦,去解决病人的痛苦,所以我觉得在大医精诚里面医德是首位。你有好的医德,还要有好的医术,你只有好的医术,才会把病人痛苦的地方和疾病(找到),才会着力去解决。所以既有好的医德又懂精湛的技术,才称得上是大医精诚,我是这样理解的。
金世明:从老一代的中医大家,到中青年的中医名师,一直到普通中医药工作者,都应该不断地、永远地去弘扬大医精诚。谢谢周福生教授接受今天的访谈。■
本文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为弘扬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广东省启动“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中医大咖们结合临床实践谈热点健康问题,分享成才之路,学术观点等等,干货多多,精诚满满。
计划用3年时间拍摄300位名中医,第一季拍摄100位,视频将在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首播,逢周一、周三推送。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项目,由广东省中医药局监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交流中心、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由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省属中医院共同支持;由康美药业总冠名,并作为联合出品单位;由中国中药-广东一方制药、中山中智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协拍支持。
拍摄相关事宜与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同微信):18026331605、15911051605;
工作组邮箱:lingnanmingyi@163.com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逢周一、三推送,敬请关注
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
点击图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