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谭行华:“肺炎1号方”在临床中如何发挥作用?

谭行华:“肺炎1号方”在临床中如何发挥作用?

2月19日下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况,重点介绍中医药在全省疫情防控中的运用情况。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省中医药防治专家组林培政、林琳、陈宁、谭行华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澳门日报记者提问

澳门日报记者:请问谭主任,目前在临床中已经有一些中药,比如广东“肺炎1号”、板蓝根已经在使用,这些中药在实际使用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对病人起到什么样的效果?板蓝根等中药能否在一些预防中使用?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谭行华答记者问

谭行华:我先回答一下“肺炎1号”的问题。对我院服用肺炎一号方六天或以上的病人121例统计分析。服药前,发热的病人有72例,并非所有的病人都会发烧,伴咳嗽症状的大概是108例,肺部CT有炎症改变的也是108例。在服药6天后我们发现,84.72%,也就是61例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有72例咳嗽症状消失,占比大概66.67%;同时对其他的症状,比如说乏力、咽痛、纳差都有明显的改善。另外我们也特别关注胸部CT的情况,大概有74.07%,就是80例病人的CT是明显好转的。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121例用了中药的病例有7例病情是加重的,有6例经过我们积极治疗,现在已经明显好转了,有1例病情继续恶化,现在已经转了ICU抢救治疗。现在出院的121例患者中有62例痊愈出院,研究结果显示“肺炎1号方”的总体治疗效果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到94.21%,目前全省有11家定点医院申请了“肺炎1号方”的调剂。

至于说板蓝根是否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中药是否能起预防作用,可能大家都听了很多,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预防的含义就是扶助正气,就是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我们有一句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通过中药调整人体的脏腑机能,达到人体阴阳平衡的一个生理状态。保持情绪愉快,加强身体锻炼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不主张在普通人群中固定中药预防,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时代周报记者提问

时代周报记者:请问八院的谭主任,湖北以外,中药参与治愈的比例已经占到了八成,但有人质疑说中医能不能单独治好新冠肺炎,八院作为定点医院,中医是如何发挥作用?有没有纯中医治疗的病例?效果怎么样?

谭行华:大家知道,省第八人民医院是广州市收治传染病的一个定点医院,我们医院本身非常重视中医科的工作,我们医院的办院方针就是“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中西医并重的原则。我们中医科本身也是国家中管局防治传染病的一个重点研究室。我们医院在疫情开始的时候已经制定了完善一些中医会诊的工作制度,确定了中医科可以参与全院所有病人的中医治疗,在我们医院1月20日开始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确诊及疑诊患者的时候,1月23日就开设了中医隔离病区。这些条件为我们早期观察病人、及时地制定“肺炎1号方”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条件。

关于有没有单纯地用中医治疗。纯中医治疗是指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我统计了一下,我们大概有30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人没有使用任何抗病毒药物,临床上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里我也想简单讲一下一个单纯的典型案例,这是一个30多岁的女性病人,因“发热、干咳、背部肌肉酸痛5天”在1月27日入住中医病房。这个病人入院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低热,干咳,口干,有轻度咽痛,乏力纳差,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炎症,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新冠肺炎普通型。入院后即予肺炎1号方,治疗3天后患者体温正常,咳嗽、咽痛明显缓解,精神胃纳好转,复查CT提示肺部病变较前吸收、好转。经2周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核酸转阴,CT肺部病变明显吸收>50%,治愈出院。谢谢。

【来源:南方网】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