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冬季养生,你准备好了吗

冬季养生,你准备好了吗
一、冬季怎样养生
《黄帝内经》提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中医认为,冬季是一个主藏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最容易通过“进补”来吸收营养、强健身体的时候。当冬季来临时,大家都知道要适当养生,吃些温补食物,但“进补”并非这么简单。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无论处在严寒或者酷暑,均要讲究“平衡”,任何一个脏器功能太过,对另一脏器都会有不利的影响,因此不能单一的进补,要从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的角度考虑。“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肾五行属水,水克火,因此冬季为免肾水过多熄灭心气,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以养心气;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季都需健运脾胃,否则水谷精微难以生成,故要食用健脾补肾之品,同补先后天;中医有个治法:寒者热之,故冬季饮食养生多以温补为主,但温补的食物容易耗伤人体的阴液,因此要注意固护阴精,温补之中适当食用一些滋阴的食物。俗话说:不时不食,冬季多选用时令食物,时令食物既健康又美味。
二、冬季不同人群如何养生
从中医理论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质特征,因此每个人的养生之道都应该是有所不同的,正如冬季吃羊肉,有的人吃了感觉浑身温暖,倍感舒服,有的人吃了则咽喉疼痛,周身不适,这就是不同体质人群对不同食物的耐受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冬季的养生原则是补中益气、温补脾肾,对于多数体质人群来说,冬季温补还是比较耐受的,但对于体质偏于湿热、阴虚的人群来说,过多的温补会增强他们的内热,耗伤他们的阴津,使其热像更明显,阴虚更严重,故此类人群冬季进补要注意平补,或者在温热药食材中添加一些清热滋阴的药食材平衡一下。
想必大家会问,怎样识别自己是不是湿热或者阴虚体重人群,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识别方法:湿热人群平素容易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体偏胖或苍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舌苔黄腻;阴虚人群容易面色潮红、时有烘热感,目干涩,视物花,唇红微干,皮肤偏干、易生皱纹,手足心热,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涩,舌红少苔。
三、冬季养生药膳推荐
1)砂仁白果煲猪肚
原料:春砂仁、白果、胡椒、猪肚、瘦肉、生姜
功效: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群。
2)当归生姜炖羊肉
原料:当归、生姜、羊肉
功效:补气养血、温中暖胃,可用于脾胃虚寒的胃腕冷痛、恶心、食欲不振,及久病体虚、气血虚少等疾病的食疗。
3)杜仲核桃炖猪腰
原料:杜仲、核桃、猪腰、瘦肉、生姜
功效:补益肾阳、强壮筋骨,本药膳适用于肾阳亏虚的腰膝酸软、腰痛、下肢痿软、不孕不育等症。
4)北芪圆枣炖鹿肉
原料:北芪、鹿肉、圆肉、红枣
功效:补肾助阳,益气养血。

小贴士:冬季虽然适合吃些温补的食物,但也不要多度食用,尤其像前面提到湿热及阴虚体质的人群,可以在烹煮温热食物时加用一些清润的药食材,例如在羊肉、鹿肉里添加竹蔗、马蹄、麦冬、玉竹、生地等以减轻食物的热性,既可以补身,也不至于导致内热过重。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