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医︱扁鹊扁鹊(公元前407年—前310年),本名秦越人,齐国渤海卢人,战国时代名医。因医术高明,被称之为扁鹊。“扁鹊”是传说中的神鸟,而秦越人走南闯北,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美名。
【师从长桑君】
扁鹊少年时期在故里做过舍长,即旅店的主人。当时在他的旅舍里有一位长住的旅客长桑君,他俩过往甚密,感情融洽。长期交往以后,长桑君终于对扁鹊说:“我掌握着一些秘方验方,现在我已年老,想把这些医术及秘方传授予你,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外传。”扁鹊当即拜长桑君为师,并继承其医术,终于成一代名医,先秦时期医家的杰出代表。扁鹊成名后,周游各国,为人治病。
【医术全面】
扁鹊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名扬天下。他的技术十分全面,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无所不通。在邯郸听说当地尊重妇女,便做了带下医(妇科医生)。在洛阳,因为那里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专治老年病的医生。秦国人最爱儿童,他又在那里做了儿科大夫,不论在哪里,都是声名大振。
【始创四诊法】
扁鹊创立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他善于用四诊,尤其是望诊和切诊来诊病。司马迁在《史记》中赞誉“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
【良医治未病】
魏文王曾求教于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的医术最好?”
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详细地介绍。”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其实也如医术一般,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来源:神农本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