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想自杀,那就送他去菜市场”
今天咱们来唠点不一样的,聊聊买菜。
你说“买菜有什么好聊的?”
搁以前那确实没劲儿,但是最近师兄我看到了一个社会现象,有感而发。
买菜社团团购,一夜间火了。
公交站牌、广场大屏幕、出租车头顶的亮牌、电视广告、网站广告等等几乎都在喊【线上买菜】,就连我孩子都喊我网上买菜。
网上买菜,确实很方便。
只需躺在床上用手机点单,菜就自己上门了。
但有个问题,大家都网上买菜,菜市场还有人吗?
有人说,现在只有老人才去菜市场,这样的方式好。
也有人说,长此以往小摊贩们会不会失业?
菜市场终将会消失,这是大部分人心中的看法。
说实话,对于我这个每周必去菜市场溜达一圈的人来说,很希望这个看法永远不要实现。
可能在别人眼里菜市场是一个国家文明落后的体现.......
可在我眼里菜市场背后映射的是中国人的文化,是中国人的情怀。
更是中国人的灵魂所在。
师兄跟很多粉丝朋友聊了一个问题:你眼里的菜市场是什么样的?
我得到了很多走心且意外的答案。
随风飘摇的草:
“本人80后,因为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家,那时也没有手机,更别提什么购物APP,我六岁就拎着兜子走进了菜市场,算计着手里的几块钱怎么才能多买几样自己爱吃的菜,怕钱丢,紧紧的在手里都出水了。
从此只要放假的日子我在家,家里买菜的活就是我的了,不放假的时候,有时做饭缺个葱姜蒜,也是我蹬着自行车去菜市场。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小家,依然继续着。
这样的经历我从没感觉到烦,反而愈加喜欢。
现在虽然有各种生鲜超市,网上也有购物APP,但总觉得缺少点啥。
小时候奔的是自己喜欢的那一口好吃的,成人以后想的是市场里的烟火气,那才是人类社会该有的气息。”
海阔天空:
“有时去别的城市出差,也一定会抽出时间逛一下当地菜场,看看有什么没见过的菜,顺便向摊主学习一下做法,虽然可能什么都不买,但在市井中获得的力量,足以支撑着我去提一个复杂的案子,或者去吃一个心累的业务饭局。”
野草青青:
“我对菜市场有着特殊的感情,父母曾在菜市场摆摊近20年,我上中学的时候,周末要去菜市场帮忙。他们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父亲就骑上摩托车带着母亲去批发市场进货,4点左右满载而归开始摆摊。早餐随便吃或者根本没有时间吃。
我父母在菜市场旁租了间小房子,我常在睡梦中听到从菜市场传来的一阵阵肉摊老板剁肉的声音,各种汽车、摩托车和拖车运货的声音。
等我起来的时候天还没亮,菜市场灯火通明,大家各自忙碌,有条不紊……这样的场景一天天重复,寒来暑往,风雨无阻。
印象中他们每年要忙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开始休息,年初二又回到菜市场开工。
我父母文化水平不高,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跟他们一起在菜市场忙碌的日子教会了我两种朴素珍贵的品质:勤劳和坚持。
至今,我心怀感恩。”
我要热爱生活:
“和别人不一样,我的解压方式就是逛菜市场。
看看今天的白菜嫩不嫩,看看有没有新鲜的蔬菜,听听嘈杂的人声、叫卖声,听听各个摊主之间唠的家常....
菜市场的美好就在于,要给爱的人煲汤炒菜。
这才是真实的有烟火的生活,这也是有温情的中国。”
像这样的答案还有很多很多,师兄从头看到尾,在每一个朋友的文字中都切实感受到了菜市场背后的蕴意。
正如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写道:
“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
那意思,一进菜市,此人定然厄念全消,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
你看,它更多的是能抚慰人心,重新唤醒热爱生活的心。
师兄很久以前看过一本书,叫《城市社会学》。
里面有句话说的特别好,它说:
“人有一种本性,叫做人往人处走,哪儿人越多,越会吸引别的人来,即使什么都不帮,也很愿意在一个空间里看别人在做些什么。”
简单点讲,便是人气儿。
走近菜市场,你会发现它是个专治矫情抑郁的地方。
在这里你总能清楚的看见一群最平凡的人,为了生活日复一日地坚守,为了多卖一斤菜费尽心思讨好顾客,为了留住一位客人尽力心力地服务。
没有人不累,没有人不辛苦,只不过有些人不会轻易喊苦喊累。
春去秋来,不惧艳阳和雨雪,他们努力生活和工作着,也提醒着你:
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反过来说,传统菜市场会不会消失?
师兄认为,不能消失。
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着最真实的生活气息,更多的它背后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有人说菜市场跟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不就是卖菜买菜的地方?
咱们守正有一条文化,叫借假修真。
放在人身上,是借事修人。
放在生活中,也是这么个道理。
你仔细想想。
传统菜市场,它是一个城市古老生活的智慧发源地,从祖辈沿袭而来的生活文化习而不察地隐伏其中。
它就像一个城市的本土素材博物馆,透露着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活习惯。
如果一个地方的城市面貌,失去了这种鲜活的特性和气质,也就等于丧失了其内在的灵魂。
对不对?
那中国失去了传统文化,是不是也就等于丧失了灵魂?
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国家出台政策保护弘扬传统文化,那吾辈更应积极响应,守护好祖国文化,守护好中国的底子!
这一点我很骄傲。
因为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守护并传播老祖宗留下来的祖国医学——中医。
京剧是传统文化、书法是传统文化、皮影戏是传统文化、武术是传统文化......
中医亦是传统文化。
前段时间,我的师妹当归老师给全公司的人做了一场演讲。
其中,她讲了自己在生产期间的一个事,我觉得说的特别好:
“我生完孩子之后,不是在月子中心吗?然后那她们家有讲座,请了一帮教授时不时来座谈,当时我那个客服就来找我,我说这个是干啥的啊?她就说是妈妈成长课,到时候你们可以来聊一聊有什么焦虑的情绪可以来分享一下。
后来我就去了,现场有很多焦虑的宝妈。
有一个妈妈,她家孩子晚上起来吃奶,睡的比较晚一点,然后这个妈妈呢自己不睡,月嫂也不睡,她就搁那瞪眼等着,等到月嫂和孩子都睡了之后,她才睡,一晚上大概清醒的小时有4个左右,睡不了多久,她就哭,那个教授就问她你焦虑啥啊?她说我怕月嫂把孩子闷着了,我当时就觉得哎好吧。
然后还有一个是一个二胎妈妈,她家老大已经10岁了,然后她就说了一下她的问题。
她说哎呀我家老大才10岁一个小孩,竟然会失眠,孩子特别焦虑,焦虑到失眠。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宝妈都在诉说自己的焦虑。
然后那个教授就问我有什么问题吗?我说没有啊。
我就想了想,我为什么没有问题?
后来明白了。
第一,我本身是个医生,她们担心的第一个事就是孩子生病,但是我不担心,他生病了我完全可以应付得了。
第二,很重要。
学了这么多年的中医,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遇到任何事情都是有解决方法的,我不会慌,这是我学中医学到的。
跟中医知识相关吗?完全不相关。
所以你看中医真正学到的是什么?
是一个思维方式,而这个思维方式是能够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的。
你怎么样去做事,怎么样去做成事,这是跟中医思维有很大的关系。”
中医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治疗疾病,它更深的教你为人处世之道。
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你说你去学西医,那西医是中国传统文化吗?
显然不是,它代表的是西方国家的文明,更多的是冷冰冰的机器,而不是充满人情味的文化。
这就是中国强大的本质。
所以,无论是传统菜市场还是国粹京剧还是祖国医学中医,它们无一不在教你如何生活!
而我们,不应该选择摒弃。
最后送给大家两个字——坚信。
一个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这话,送给你们也送给每一个追梦者。
今日互动
#菜市场消失这事儿,你怎么看?#
—The End—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以及没有医生指导的人士请勿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