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针锋相对?有关“自闭症”他们竟然握手言欢!
有人说,自闭症的孩子是折翼的天使。
命运多舛的菲菲,仅8个月大的时候父母离异,3岁就发现自闭症的倾向,甚至有严重的自残行为,妈妈迫不得已把她绑住。发病时妈妈时常被她抓咬的体无完肤,曾几次流露出要带上女儿一起走上不归路,以尽早脱离这无尽苦海的想法……
有一本名为《丧子之痛》的书,书中写道:“失去了父母你就失去了过往,失去了孩子你就失去了未来。”如果你生了一个自闭症孩子,你也会经历失亲的痛苦。“
最新研究显示,目前中国自闭症患病率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似,约为1%。每一百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具有自闭症状,背后就有一个痛苦的家庭……我们能为自闭症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做些什么呢?
前不久,腾讯公益就发起了一个“小朋友画廊”一元购画的活动,作品多数是自闭症儿童所作。超过1500万捐款,超过581万人次参与。
捐款、资助固然是一种帮助他人的好方法,而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的我们,能为自闭症孩子做的,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中医怎么看自闭症?
自闭症最初是在1943年被儿童心理学家Leo Kanner发现并描述的,这些儿童看起来是完全孤立于社交世界的,并且伴有强迫重复的动作和行为。
说到这里,很多人开始质疑了,自闭症既然是1943年才被确认的一个概念,中医怎么可能对此有认识呢?我们曾接触过一个自闭症孩子,孩子的家长想通过中医的方法调理,但是直接被某自闭症治疗研究中心否定了,自闭症这个病名才出现几十年,中医怎么可能有办法?
西医的确是先发声,传播的也更广,但是直接否定中医,反而说明了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
中医虽然没有自闭症这个病名,但是关于自闭症的症状早在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灵枢经》上就有记载。
《灵枢.经脉第十》足阳明胃经:“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yu)而处”。
其中“独闭户塞牖而处”,意思是说关上门窗独处,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而这一症状,正是自闭症的典型表现之一。中医认为脾胃互为表里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脾胃功能弱下导致的问题。
著名经方家倪海厦曾言:传统中医学强在以简驭繁,辨证论治,根本不在乎病名,端在医者运用存乎一心。当学者以为中医药典越厚即是进步,病理论述推陈出新即是进步,则陷于西医窠臼而不自知。孰不知中国文化强在归纳法,故万变不离其宗,而西学重在演绎,所以书本越来越厚。病名越来越多。
但是我们相信,随着西方科学越来越昌明,西方的研究结果和中医理论是必然能够吻合的。
西医的新进展
在西医界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自闭症是大脑中枢神经的受损和功能失调造成的。
但目前最新的研究表明,肠道作为人的“第二大脑”或“肠脑”,这个腹部和骨盆里的大脑拥有5亿个神经细胞,40多种神经递质,全身90%的神经信息也是从肠道传到大脑。
肠脑与大脑之间是双向互通的,他们之间通过脑肠轴(Brain-gut-axis)进行联接。肠脑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并且肠道微生物可能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自闭症可能也受脑肠轴的影响。
自闭症孩子的饮食和肠道问题很多。据研究,有约40%-90%的自闭症儿童通常只吃五六种食物,有明显的挑食迹象。在中医看来,食欲差,不爱吃饭,这正是脾胃功能下降的典型表现,这直接佐证了自闭症是中医上说的脾胃病。
中医认为脾胃功能是负责受纳、腐熟、消化、吸收这一套完整的系统,如果脾功能弱,会表现为食欲差、没有胃口,如果胃功能弱,会容易出现腹胀、不消化等情况。生活中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很多自闭症儿童脸色差、肚子大、嘴唇颜色偏暗,这些也都是脾胃功能弱、脾胃虚寒的表现。
同样都是自闭症研究,西医从微观角度研究,中医从宏观角度把握,最大的差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西方医学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小问题,如西医将人体分为消化、循环、呼吸等八大系统,每一个系统又可以无限的深入。例如感冒发烧,首先考虑的是发烧的原因,为何有这样的反应?需要进行血常规等,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判断是否是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然后通过痰培养等判断细菌或者病毒的性质,选择对该细菌或者病毒特效的抗生素等处方用药。
中医注重整体观,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剖析事情的本质。感冒发烧,中医认为发烧是正邪交争,邪气来犯,是因为正气不足,这个时候要做的是提高自身正气,用药助自身正气推邪外出。
虽然角度不同,研究方法不用,但既然是一个问题,研究到一定程度,不会相矛盾。早前西方医学不会认为自闭症和肠道有关,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的越来越昌明,中西医的观点开始逐步吻合。
从传统文化看自闭症
中医虽然是治疗人体的医学,但是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就包含了易经。
无论是西医所说的肠脑,还是中医上的胃经,都离不开中医上说的脾胃功能。从易经八卦角度看,艮卦代表胃,在八卦类象中代表一个家庭的小儿子。从卦象上推断,自闭症的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而西医的研究数据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中科院所发布的一项报告中,自闭症儿童的发病呈现增加趋势,其中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4-5倍。
西方医学注重循证,注重数据,传统中医注重“不以数推,以象求之”。或许,会有那么一天,易经类象的大智慧可以指导循证,有了宏观的指导,微观方面可以做的更有方向。
自闭症如何预防和治疗?
目前,西方国家对自闭症的治疗主要使用的是社会模式,根据不同程度的个体语言,行为,社交能力的表现,对个体在自闭症谱系中做出细化的分级诊断。在得到确切的诊断之后,可以得到政府提供的资金支持和特殊社区服务,并且可以在特殊学校接受经过特别培训的具有应用行为分析和训练。
这种治疗手段也在咱们国家逐渐被应用。但是因为需要高额的资金,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是得不到治疗。
然而,遗憾的是在这期间却很少有人提及中医的治疗。我们古人既然能准确的描述自闭症的症状,推断出自闭症的相关数据,难道就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吗?
既然是胃经病,脾胃功能弱,那恢复脾胃功能自然是重中之重!
一、饮食上
不要吃凉东西,常温的东西也偏凉。咱们的胃接近四十度的温度,吃了低于胃的温度的食物,这部分能量是身体提供的,无疑是消耗身体能量的。
常年嗜食冷饮的孩子,胃气大伤,往往出现肚子大、额头暗、脸色黄、食欲不振等脾胃功能受损的症状。自闭症儿童原本脾胃功能就偏弱,在这一点上尤其要注意。
很多孩子,自闭症状出现的比较早,这个跟母亲身体相关。母亲的饮食习惯、健康状况等很大程度也决定了孩子的健康。
二、风水上
艮卦,对应了家中东北方。艮卦代表胃,坤卦代表脾。可在家中东北放墨汁、鱼缸、冰箱等阴性物质。在家中西南放石头、佛经、电磁炉(经常用电磁炉烧水)等阳性物质。
三、经方放大招
恢复脾胃功能的经方有很多, 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不要忘了“保胃气、存津液”的根本法。
再这里举一下几个方剂供大家参考学习:
恢复津液恢复胃气——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
原方:桂枝三两 白芍三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炙甘草二两 胶饴一升
参考剂量:桂枝45g 白芍45g 生姜45g 大枣12枚 炙甘草30g 生麦芽60g(或者麦芽糖200ml) 一剂
食欲不振——外台茯苓饮
外台茯苓饮
茯苓三两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参考剂量:茯苓60g 红参30g 炒白术30g 枳实30g 橘皮45g 生姜60g 一剂
胃有虚热——半夏泻心汤、黄连汤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炙甘草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参考剂量:半夏30g 黄芩45g 黄连15g 干姜45g 红参30g 炙甘草45g 大枣12枚
黄连汤
黄连三两 炙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参考剂量:黄连20g 炙甘草45g 干姜45g 桂枝45g 红参30g 半夏45g 大枣12枚
胃胀——厚姜半甘参汤
厚姜半甘参汤
厚朴半斤 生姜半斤 半夏半升 炙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参考剂量:厚朴60g 半夏45g 生姜60g 炙甘草30g 红参15g
如果汤药服用不方便,最简单的丸药——金匮肾气丸和附子理中丸也能给自闭症儿童带来益处。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金匮肾气丸温补津液。
人们称自闭症儿童为星星的孩子,这是一个数目不断增加,亟全社会了解和关爱的群体。
中西医在自闭症领域的探究,都不会停止,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和对待自闭症儿童一定会竭尽全力给予最好的支持。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自闭症,了解咱们古人的智慧,并且真正的传承下去,帮助更多的人。
也许我们不是亿万富翁,资助不了太多的钱给自闭症儿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中医理念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人,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改变了一个家庭,甚至更多的人。
——在此感谢
毕业于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教育专业的 车盼盼 在自闭症研究方面提供的西医研究及数据支持。
相关数据参考《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
【特别说明】:
(具体经方的应用一定要咨询经方医生!!!!!)
熬药方法:
将全部药材倒入锅中,第一次煎药时间为大火烧开,小火煎50分钟,倒出药液。
将剩下的药材再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煎30分钟,倒出药液。
服用方法:
将两次的药液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分成两份,一次喝一份,早一次晚一次或者中午一次,晚上一次,饭后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服用。喝之前热透。
特别说明:汉制剂量一两等于15.625g。
所选方剂,仅供参考,方剂的选用化裁一定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整体情况,如有需求,须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为【小道经方】(微信号:xiaodaojingfang)原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需要,在标注清楚出处的前提下,允许转载。
更多精彩的养生内容,中医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道经方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小道经方》的疑问,可以联系小道经方工作人员,我们会为您做专业、详细的解答。
优酷搜索视频:小道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