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看懂经气脉络:环状的末端

看懂经气脉络:环状的末端

生理上的设计常常是难以事先想象的,为了解决上述两个大难题,动脉将其末端相连在一起,成为无端之环。

所有大动脉的末端都是环状的;而且此环之终点(相接点)又是下一段输送的起点,如此环环相扣,直到环状之外的小动脉,才是树枝状的,这些树枝状的小动脉才与组织相联结。

只有肺循环是比较大的动脉,但是也是树枝状的。

我们可以说,到了树枝状的动脉结构中,血液压力波不在这里传送,压力波在此迅速降低,并转化成血液流出的动能。

在这些树枝状的动脉中,血液依靠的是直流的压力,向组织压送。

而在比较需要运动的部位,如手掌,这些环状结构,可以是一层又一-层的,直到每个指头,最后的指甲,才转换成树枝状的动脉,以达成最终将血送人组织中的任务。

树枝状的动脉是经不起运动干扰的,在我们的肺循环的外部,就由许多根肋骨牢牢地固定着,这些只靠流量向前流动的血液,就不会受到运动的困扰而不知流去哪里。

更有趣的是,当我们以环状动脉为边界,解出血液压力波波动方程式之后,发现这个边界条件,与终端血管完全关闭是一样的;即使没有沿着血管的流量,但血压却仍能维持在最大值。

这个环状的边界条件也同时解决了在血管末端,进入组织时的阻抗匹配问题,因为血管根本没有插进组织中去,而是将两个末端连成一个环,如环之无端,也就没有末端及阻抗匹配的问题。

而树状小动脉已是依靠直流血压的输送,不再是波的形式,自然也就没有阻抗匹配的问题。

这个环状终端,还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好处。

当压力波分别由环的两边送进来,一定在环中接近终点的地方相遇。

相遇时,所有的动量因为正面相撞而消失,全部转换成压力,这个压力最终将成为心舒压的一部分,而储存在这环中。

这个环状结构由两边而来相连在一起的动脉,不仅直径大小要尽量接近,才能像大小一样的撞球,其由大动脉分支后,到达此环的最远点之距离,也要尽量接近,才能提高这个环状结构的功效。

将动能在接近环的终点尽量抵消,并转换为压力位能。

由解剖的结构看来,这两点似乎也是正确的。而下一段的动脉可以接在这个压力波最大,而沿着血管血液流量最小的接点,当作下一阶段血液输送的波源。

就像新的主升动脉一样。将动能尽量转化为压力波的能量,而继续向远心端输送。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