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吃参流鼻血不是补大了,而是身体虚。。。【己安先生讲伤寒】

吃参流鼻血不是补大了,而是身体虚。。。【己安先生讲伤寒】
导读
很多人说吃人参大补,都补到流鼻血了。。

然而,事情的真相确实这样。。。
优酷视频《小道经方》NO.26己安先生有精彩的讲解哦~

实践经方 找回国学自信
生活中我们会有这样的体会,用人参煮了鸡汤,喝完之后就流鼻血,很多人借此推断人参是大热,是大补。

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人参有一个作用,能抽调身体其他部位的津液回收到腹腔里面参与消化吸收,这也是为什么白虎加人参汤有解渴的作用,临床上真正的口渴要加上人参,就是因为人参抽调了身体在外的津液到腹腔里,参与消化吸收,使得我们水分的吸收能力得到恢复,从而起到了解渴的作用。

用人参有个前提是津液尚可,津液还能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而在当前这个情况下,如果我们再抽调身体体表的津液到腹腔里面参与消化吸收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口腔溃疡、头晕等一系列现象。

其实出现流鼻血的人往往都是虚人,津液虚了,津液一收到体内之后,局部的津液就不足了,局部生热,鼻子处最脆弱,有热就会迫血妄行。
所以我们有的时候不能简单的通过一个现象,来认为药性是凉的还是热的,要搞清楚背后的道理。
《伤寒论》第158条
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黄连一两,干姜三两
得了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应该用发汗开表的方法解决,结果庸医误治,用了下法,到了每天要下利十次以上,甚至几十次的程度。这时候就会出现脱水,脾胃虚弱,中焦不运,就不能很好的腐熟水谷,就出现了谷不化、腹中雷鸣的现象,这是水气停滞在肠道内的一个现象,可以考虑泻心汤类方剂解决。

心下痞硬而满,进一步明确可以用泻心汤类问题解决。

干呕就说明气逆,这时候可以考虑生姜泻心汤或者是半夏泻心汤,尤其是生姜泻心汤,对干呕的解决是非常有效的。

心烦,不得安就是因为我们脱水之后,津液不足,血不足以养心,出现了心烦不得安的现象。

医见心下痞,医生这个时候发现了心下有痞硬,以为是实证,继续用承气汤类的下法,就会导致痞硬的情况越来越重。

为什么会出现痞硬的情况?是因为气逆、胃气不想所致。

本条应用的是甘草泻心汤,对比半夏泻心汤,有两个不同。

第一个不同点是炙甘草,甘草泻心汤由三两上升到四两,因为需要更多的保水剂恢复津液。因为这个前提是有脱水的情况,津液已经严重不足了。

第二个不同点是没有人参,半夏泻心汤中人参用了三两,生姜泻心汤中没有人参。

津液非常不足的情况下,没有用人参。

甘草泻心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多,主要用于解决口腔溃疡。
为什么现代人口腔溃疡的人非常多?就是因为现代人脾胃工作状态不好,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就像一个企业的盈利机构出了问题,现金流必然出现问题。
放到身体来说,脾胃工作不好了,津液肯定会相对的虚少,虚少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局部的郁热,最常见的就是口腔溃疡。

当然我们现代人,身体越来越差,用甘草泻心汤去解决口腔溃疡的时候,发现已经不在适用了,因为情况更严重,通过甘草泻心汤清一下厥阴经的热再恢复一些津液,是无法解决这个证候的。可以通过恢复脾肾功能,从根本上恢复整体的津液水平,慢慢地再去清厥阴经的热,这类问题能彻底解决。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小道经方》的疑问,可以联系小道经方工作人员,我们会为您做专业、详细的解答。
小道经方朋友圈QQ群 :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