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南怀瑾:男女饮食——无法证果的原因

南怀瑾:男女饮食——无法证果的原因
一般人修行之所以不能证果,不外四个字:男女饮食。若不能转化,什么基础都没了。就算做气功,如果漏丹了,就不行。
女性月经前后,生理与气功的关系非常细密,若能修持得好,月经渐渐减少,及至于完全停止,回转童身,男性成马阴藏相。变马阴藏相以后,欲念压力减少十分之七,其余三分很难解脱。那个时候,不是你心理上想要,不是第六意识上的动念,乃唯识所讲,阿赖耶识习气种子,那部分习气种子能转过来,就可超凡入圣了。

男女欲念用“性”,明心见性也用“性”,文字用得妙极,此“性”同彼“性”,几乎是同性,很难分别。欲念也是最后一品无明,这一品不能了,就跳不出欲界。
走修气的路子,就容易升到色界天,比欲界高一层了。从禅宗“无念”的路子修,可升无色界。但三界有偏向,单走任何一界的修法,都不能证果、不能成道。
光是炼精得乐,全身舒服无比,称为菩萨内触妙乐,每个细胞都是快乐的,最细微的快感。但必须这样才能得定,但是也很容易堕落、沉溺在欲乐的境界里。

这些都属于四加行,加行就是加工,如果加工都没加好,就不要谈学佛修道。首先是得乐,乐由精生,精不下降,乐不生。但凡夫的精一下降就漏丹,不是遗精,就是有欲念,追求性行为而走失掉。然后重新再做功夫,如此反反复复,就是凡夫境界,所以,一万个人修持,没有一个证果。

其次,气不充满,光明不起,气一充满,自然在内外一片光明中。只住在妙乐境中,会堕在欲界;只住在光明境中,堕在色界;假如走后世禅宗的空心、无念,则堕在无色界。注意!无念久了,就成无记,容易堕入畜生道中。所以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痛斥无念,认为会堕入畜类,一点也不错。
再说,不得乐不能得定;不得光明,不能生起智慧;不入无念,不能得空。然而要得空,更须具足戒定慧,缺一不可,若有偏差,则堕在三界中,跳不出去。

精气充满后,第一个反应是欲念来了。几年前,有个朋友,写了一篇“性非恶论”,要我评论。我说:性本身无所谓善恶。就像刀一样,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而其本身并无善恶之分。此理一般人不易了解。性欲是个无明,但无明并不一定是罪恶,只能说是无明。无明与惑业相关联,惑业是不是善或恶,又是另外一个作用。惑业只能算是烦恼,烦恼有善也有恶。但是这一股无明的力量不来,也就不能证得菩提。这一股力量来时,如果转化不了,就成欲界凡夫。所以道家称其为“两界关”。欲念来时,翻上去就是天堂,翻下去就是地狱,确实不容易把握的。

佛法讲了半天的戒定慧,在显教里只是点到为止,靠自己去悟;但在密教里,又是另一套说法。其实显教里也有,只是我们不会注意到。所以我特别强调楞严经卷四中所讲,转变物理世界,心物一元的关系,及地狱天堂之说。佛把秘密隐在其中,叫我们如法升华,如法修持。

现在继续上次的课程。
修安那般那最容易成就,因为生命的根元在气,但气也是生灭法。
大家要注意:罗睺罗修到四禅境界,这其中另有关键。并不是光修气就可达到四禅,还须把贪、瞋、慢、痴、疑等八十八结使一并解脱,才可证得罗汉果。
如果光修气,只在功夫上走,一样是外道,因为是心外求法。我发现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心地法门的重要,其实功夫只是化城,不是宝库的目的地。真正的佛法是在心行,在八十八结使的解脱。

在隋唐时期,比丘、比丘尼、居士等,证果的很多。当时一般人修持,都是拿到一个法门,规规矩矩去修。愈到后来,佛经翻译越多,道理知道得也就越多;再加上社会环境更加复杂了,众生对佛所说的话,怀疑的本事越来越大,也就是慢疑更厉害了;对世法的贪瞋痴也越重,当然证果的人就更少了。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