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怀瑾先生:学剑不成 看花
◆ ◆ ◆ ◆ ◆
说了许多的道话及医话,使我想起少年时代的一桩事,那时我们看到了许多剑仙侠客的故事,一心想学剑。后来听说杭州西湖城隍山有一个道人是剑仙,就万分决心地去求道学剑了。经过多次拜访,终于见到了这位仙风道骨的长者。
但是他不承认有道,更不承认是剑仙,又经过许久的谈话,他对我说:欲要学剑,先回家去练手腕劈刺一百天,练好后再在一间黑屋中,点一支香,用手执剑用腕力将香劈开成两片,香头不熄,然后再……
听他如此说来,心想劈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学会剑,至于剑仙,更加当不成了,只好放弃不学。道人反问会不会看花,当然会看,这不是多余一问吗?
“不然”,道人说,“普通人看花,聚精会神,将自己的精气神,都倾泻到花上去了,会看花的人,只是半虚着眼,似似乎乎的,反将花的精气神,吸收到自己身中来了。”吸收了一切的植物花草的生力,借着练神成气,还精返本,这就是道人语重心长的修道法。朋友们,快学看花吧!
宋明时代有两位道家的权威,宋代的张紫阳,元末明初的张三丰。另有一位是张三峰,字音相同,但张三丰在丹道和太极拳上有伟大的成就,并且有一系列“无根树”词的名作。
中国有历史性两个最大的道家寺院,一为北京的白云观,一为四川成都的青羊宫。青羊宫有张三丰亲自写的《无根树》词之石碑,字体都作圆形,别有仙气,事实上那是否真为张三丰所写,当然无法考证,不过《无根树》词确实为道家修炼的方法,其中涉及老人的修法如下:
无根树 花正微
树老重新接嫩枝
梅寄柳 桑接梨
传与修真作样儿
自古神仙栽接法
人老原来有药医
许多左道旁门,不深究此词的真意,都将这阕词的意思,解释为男女双修,这是很错误的。人老了等于树老了,所谓用栽接法恢复活力,是借着宇宙间其他的力量,来培养衰微的活力,而达到充实自己生命力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精气神的利用,也就是利用宇宙间的光能,将神转回为气。
我们曾提到看花的故事,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笑话,实际上也是树老重新接嫩枝的意思。一个人在看花的时候,将眼中的光能,向后脑收回,这种力量,可以刺激脑下垂体的均衡。保持着这种均衡休息的状态,一个人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呼吸渐渐由粗而细,最后达到似乎停止的状态。这时,抓住了活子时,也就可达一阳来复之境,自身生命的元气,就在发动了。
所谓“梅寄柳”“桑接梨”,也就是由宇宙间借来的一种力量,制造成了活子时的生命生发之力。近代的医学证明,肾上腺、性腺荷尔蒙与精有关联,但与脑下垂体也有绝对的关系。
借用宇宙的光能,燃起了自己生命的活力,这不就是栽接法吗?庄子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正是这个道理。所以,何必斤斤计较于看花呢?看树、看草、看虚无的天空,甚至看一堆牛粪,不都是借以接到天地间的光能吗?重要的关键不是看什么东西,而是怎么样看才能收到栽接的效果。
——南怀瑾先生《易经与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