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孩子发烧五天,没输液没降温,孩儿她妈究竟做了什么?【跟己安先生学中医】

孩子发烧五天,没输液没降温,孩儿她妈究竟做了什么?【跟己安先生学中医】
导读:小道经方的学霸级粉丝“语䜣”,这几天一直在实践经方,为女儿治疗感冒的过程中,历经挫折,但是依然对经方充满信心,最终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战胜了疾病,也在实践经方的漫漫长路中迈出了一大步!

实践经方

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在上个礼拜四下午放学回家,我习惯性的摸了一下她的额头,按照经验判断她发烧了,至少有38度,拿出温度计量了一下38.5度,果然发烧了;孩子此时的情况是没有汗,不咳嗽,怕冷,脉浮,基本符合太阳伤寒的主症候,于是当晚给她煮了葛根汤,6点喝了葛根汤的一煎,到晚上11点额头摸起来干热干热的,没有一点汗出的迹象,又给她服一碗葛根汤二煎。
但是整个晚上额头都是烫的,没有汗出,期间开始有咳嗽。

礼拜五的早上5点,给她煮了传说中的小青龙汤(偷偷的告诉大家一下,小青龙的口感确实是不一般的),早上6:50服了第一煎后就上学去了,叮嘱她在学校多喝水。中午老师反馈她没有精神整个人的状态很差。下午放学后至晚上,分两次服用的剩余的小青龙。

到礼拜六早上体温还是38度多,原本预料中的汗出并没有如期而至,烧也没有退。周六早上六点孩子坚持起床要去原先计划中的樱桃园,我想外面的空气好也有其小朋友玩放松一下有利于她恢复,周六上午去了樱桃园,原本爱玩的她在此期间也是无精打采,明显没有食欲;下午回家,复来一剂小青龙,晚上开始拉肚子(太阴脾开),但是体温一直不降,她爸爸建议给她物理降温,我认为孩子身体动力不足没用能力驱邪外出(汗出),目前发烧还处于正邪交正的时候,如果再物理降温无疑给正在交争的正气泼了冷水,帮了倒忙,虽然可能体温会降一点,但这也是寒邪被压在里了,不是正治。还好,之后出了些潮润润的汗(太阴肺开)。

周日早上额头太阳穴周围摸起来热热的(少阳经所过),但是腋下体温显示36.7度,精神尚好,食欲一般,我猜测她身体动力还是不足寒邪并未全部被驱出,下午很可能还会再烧;果然下午又发烧了。

后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治疗,孩子近来身体太差,已经不是太阳证了(伤寒论的条文针对的是完完全全健康的人,而这种人生活中是没有的)。于是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仅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由于外感多日,胃气较虚,孩子服用不多时就呕吐了一些,至晚上剩余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分三次服完,晚间汗出(汗出为潮湿润)。

礼拜一的早上居然烧还未退,38度,鼻子不通气晚上睡觉鼻息鼾,咳嗽(主要集中在嗓子部位发出),头重脚轻,恶心,头疼,换方:小柴胡合桂枝汤,一天服用三次,晚上仍是烧未退;此时发烧5天,孩子爸爸强烈要求去儿童医院看一下,为了让她爸爸安心,晚间在儿童医院急诊验血,被告知有炎症需吊瓶,我们婉拒了医生的吊瓶和药,仍然回家喝中药,小柴胡合桂枝汤。

回家后孩子就睡了,11点被喊醒吃药,叫她的时候发现她出了不少汗,服药后继续睡觉。礼拜二的早上醒来,发现她晚上睡觉穿的背心湿湿的,看来她昨晚出汗不少,看来正气打败邪气,故汗出彻。整个头摸起来都是正常体温,太阳穴周围也是正常温度,早上喝了稀饭,愉快的上学去了。

本次孩子发烧,历时5天,罕有出汗,干热为主,表不解则温不降,比较顽固,在此期间我也焦虑过,反思过,到底是用药的哪一个环节没有考虑周到,现在再回头分析,得出:

1、春夏之交孩子身体长得比较快,消耗的身体的能量(元气)比较多

2、最近一段时间孩子的食欲不好,挑食,吃的也少

3、正是由于1、2的缘故,孩子身体的能量储备不足了,导致了发烧在38.5左右,正邪交争历时较长,期间在经方药的帮助下,正气完胜

4、顶住压力,没有采取物理降温这个错误的做法,没有吊瓶抗生素,而是采用帮助身体增加动力乃至表开,驱邪外出。

小道经方知识储备

小编收到这位妈妈的实践反馈的时候,真心的为她点赞!
咱们小道经方的基础方——葛根汤化裁的方剂,针对的是一般的感冒。
在临床上还会有哪些特殊情况呢?

①感冒,发低烧加出点汗,可考虑小柴胡汤加桂枝汤。

②感冒后,好几天不出汗,皮肤很干,发烧,素体虚,可考虑麻黄附子细辛汤。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更多精彩的养生内容、健康咨询,不一样的中医知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道经方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小道经方》的疑问,可以联系小道经方工作人员,我们会为您做专业、详细的解答。
新浪微博:@小道经方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