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经方如何面对身体机陈衰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经方如何面对身体机陈衰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金匮要略》

寒疝腹中痛咱上面讲过的。「逆冷,手足不仁」,手足不仁者,就是手足不知痛痒,或发拘急,这都算不仁。

「身疼痛」,既有寒疝在里,有腹中痛,又有表不解,身体也疼痛。这么一种疼痛是相当重了。

「灸刺诸药不能治」,不是一般的套方能治的,一般针灸也治疗不了,这非得用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在伤寒论不有抵当汤嘛?抵当这两个字就是非此药不足以抵当这个证,在这里面也是这样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里虚寒而发生剧烈的疝痛,而身体也疼痛的相当厉害,身体疼痛虽然跟有表与血的凝滞大有关系了,也跟因为寒而造成血不通则痛也有关系。

用过针灸了,吃了旁的药了,也没用,这不是那些治法所能治的,非得这个乌头桂枝汤可以抵当之,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方名叫乌头桂枝汤,就是桂枝汤与乌头蜜煎合方,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先炙乌头,右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这个就是指上面的乌头蜜。

先把这个乌头蜜做出来,然后与桂枝汤合在一起,咱们桂枝汤一回不是一升吗,三升让你拿出六分之一,就是五合,然后与这个乌头蜜合解之。

「得一升后,初服二合」,这要少吃,一回吃二合。不知,即取三合。又不知,可以加到五合。

其知者,如醉状,这个说的是冥眩状态,如果病人有这种情形了,像喝醉酒似的、脑袋晕,都是服药后瞑眩的关系,乌头、附子都有这个作用。

「得吐者,为中病」,假设要吐,吐完这人就好了,这个吐大概都吐水,吐完水人就好了。

搁一起看是一个冥眩状态,但与乌头毒是分不开的,不过对人身体是没有妨碍,这个在临床上常遭遇。

用完乌头、附子常常人如醉状,脑袋比较晕,但过去就好了。那么这个要跟病人解释明白了,闹腾厉害要吐,但一吐非好不可。

桂枝汤方在伤寒论里有了,桂枝汤的原方了,加到一堆,煎出三升取出五合。

再把那五个乌头蜜煎成二升的乌头蜜呀,把它拿出四分之一,他说的挺好,两个合一升,合解成一升,一升你别都吃了,一回只吃二合,这个要注意,要像平常煎药喝那就太多了,喝了非折腾不可。

这个煎服法要注意,一开始吃二合,就是一升的五分之一,就是一茶杯的五分之一,逐渐给他增加,如果二合不知,再加点,三合的样子,三合不行喝半杯,如果感觉有醉状了,甚至于要吐,那就停止了。

这个乌头桂枝汤用的很多,他同时内里有疝痛,在外有表不解,用桂枝汤以解表,用乌头蜜解内里的寒疝。

这个寒疝,古人是个辨证的法子,你看咱们上节讲的小肠疝气,如果组织松弛了,小肠漏下去了到阴囊里,那痛的不得了,那么这个方子也能治,他也表现出来一种虚寒的状态,所以这个胃里虚寒,虚是肯定的。

我们这个肠子正常都是网油包着的,它不会往下漏的,这个漏是组织松弛了,就漏下了到阴囊里,咱们说小肠疝,那痛的严重,这个药也行了;

至于像上回说的肠梗阻一类的,无论肠子折迭了、扭转了,他上下不通就得痛,用上面的方子一样好使。

不过就得辨证,古人说的寒,他这个症侯,你看上面说的病因不是寒的样,可症表现出来是寒的,那是不是本身就是寒?那得另当别论。

中医就是讲究辨证,辨证不等于里面真正像一汪水那样寒了,不是的,肠梗阻更不是了。

前两天报导,小孩吃瓜,瓜连子一起吃了,吃多了,他就得肠梗阻,这当然不是寒的问题了,可是肠梗阻这个痛法,就符合中医的寒疝症侯,你不管里头寒不寒都可用,都有效。

这个附子、乌头的作用,就能够有使你组织的松弛重新恢复正常的机能,一恢复紧张的机能,肠子如折迭了它就开了,他就恢复原有状态就不梗阻了,他就好了,肠子漏出去一紧张就又回来了,那也就好了。

我们对附子、乌头以前认识不多,就是认为它热,其实它这个作用,的确是恢复生理机能的,尤其是针对代谢机能衰弱。

你看心脏衰弱,以至于他无脉,附子也起作用,四逆汤就是了,通脉四逆汤也是。

他恢复这个不光是治寒,心脏衰竭到那个地步了人都虚脱,当然这时寒是有了,但他为什么能促进他的恢复呢?他不就强心作用嘛。

所以附子、乌头的作用,性温是一面,另一方面,它能促进身体上哪一方面的生理机能衰竭,它都能促进恢复,这一点通过临床、通过古人的书我们可以体会到,它不光是热。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