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皮肤又干又痒还脱皮,怎么办?
▲▲▲
点击绿色按钮即可收听
背景音乐:Refrain
今天上班的时候,我掏出镜子想补个妆。结果发现鼻子上起皮了。怎么扑粉也扑不下去。心塞
赶紧拉过一默问她有没有带护肤油。一默掏出一瓶椰子油递给我,说:
“当然要随时备好了,秋季这么干,没有护肤油的话我会浑身发痒的。”
我默默地撕着鼻子上的皮,怕碰上她鄙视的目光…
看来不只是我,大家都在和皮肤干燥作斗争啊~
可是,我虽然没有一默那么精致,每天也都在认真涂护肤品和身体乳啊,怎么身上脸上还是在起皮呢?
这个问题当然要问医生啦。
当归医生,万年大干皮该怎么破?
铛~答疑时间到
这个嘛,皮肤干痒只是一个症状,原因当然还要从脏腑找起。
肺主皮毛,所以皮肤的问题也跟肺脏有关。秋冬季节,多燥邪,容易侵犯肺脏啊。
肺本身的津液不足了,怎么濡养皮毛呢?
所以秋冬季节比较容易皮肤干痒。
“痒“可以理解为”轻微的疼”,本身是一种抽掉元气的过程,来帮助解决局部的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刀口愈合的后期就会出现痒这个现象。
有些人身体久虚,毛孔堵塞严重,在想出汗却不得出汗的过程中,会出现“痒”。例如很多糖尿病病人身上就容易痒。
《黄帝内经》上有这样一段描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最后这一个”溉“字非常形象,就好比是下了毛毛雨那样润泽全身的感觉。”溉“的好,皮肤就潮乎乎的很湿嫩,如果”溉“的不好,皮肤就无比干痒。
其实起皮啥的都是小意思,之前有个老大爷,一到秋冬季节就会干出干燥症。不仅干,而且痒。
严重的时候整晚都睡不着,一直都想挠。要知道,抓的厉害的话会破皮,感染,结痂后还会形成色素沉淀呢。
而且啊,不知道你们观察过没有,老人皮肤干燥的问题可比年轻人严重多了。
确实,只听见年轻人抱怨出油,没听见老人家这么说过。
对,老年人的脸往往又干燥又皱褶,年轻人的脸上常常挂着一脑门油。
这也跟年纪大了之后,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津液不能濡养表皮有关啊。
当归医生,我还听过一个说法:说是不能过度洗澡,会把皮肤表面的油脂洗掉的,特别是每天都要洗好几遍澡的广东人。这是真的吗?
嗯,我觉得不是这样,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全国有那么多人每天都在洗澡啊,特别是游泳运动员,天天泡水里,他们得干燥症的比例并没有比别人高啊?
干燥症的本质原因还是在于自身的津液水平。这可不是搓个澡就能给你搓掉的。
对了,当归医生,你刚刚提到出油的问题。为什么出油只在脸上呢?好像没有听说过谁四肢会出油的。
关于这个问题嘛,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咱们的头面比较重要,需要濡养,身体会优先照顾;
另一方面脸上容易出油的人其实是虚热上扰,体内的津液依然是不足的。水分不足,就要靠油脂类的来濡养了。
所以有些人脸上油光满面,腿上却干得掉皮屑,就是这个原因。
而且,这种出油是很不舒服的,会感觉脸上带了个面罩一样。
这样啊,那为啥出油都可着在额头和鼻子上出呢?有时候我看完一天电脑,一摸脑门都说是油。
因为这个“T”字区是脾胃经循行所经之处啊,这里容易出油,还是脾胃经的功能不好的表现。
肌肤问题也和脏腑有关啊,身体不好,在脸上都藏不住。
那是不是调好脾胃和肺就好了?不用太在意护肤品什么的?可以省下好多钱呢。
这个嘛,当然要内服外用才有效。可不能偷懒啊。
不过外用护肤品的话倒是可以给那些护肤狂魔们一些建议:
有的人觉得自己比较容易出油,脸上是片大油田(特别是青春期的男孩子),就拼命的用一些控油的产品。其实这样是不对的,越控越油。
其实我们脸上油脂分泌比较多,是因为水分不足。你把皮肤调来滋补的油脂去掉了,它还以为出的油不够呢,拼命地继续分泌油脂!
所以,控油最好的办法是补水,水够了,油才会停。
选用护肤品也可以以补水为参考。
如果是身上瘙痒的厉害的话,就可以拿艾条烧的灰和香油拌在一起,涂在身上。
还可以用桂枝汤煮水来洗澡。虽然有点黏~但是冲干净就好啦。
桂枝汤原方: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炙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内服的话,补充津液当然离不开大米汤啦,这我就不多说了,记得用粳米煮水啊。
还可以吃一些杏仁来润燥,它偏油性,这个季节吃它,比吃天冬更可以补上身体的燥,还可以润肠通便呢。
在经方中也用到了它的这个功效,比如麻杏石甘汤。
希望大家都可以在秋冬季节告别干燥,做一个水润润的女孩子。
你有皮肤干痒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