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软毒品”槟榔的背后,是6000万中国人的噩梦!

“软毒品”槟榔的背后,是6000万中国人的噩梦!
1

据说江湖曾经流传那么一句话:“槟榔加烟,法力无边。”
我倒是觉得,这句话不如改成:”槟榔加烟,马上升天。”

近日被一篇名为《千亿“软性毒品”槟榔,和正在上瘾的6000万中国人》的文章刷屏,此文章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槟榔安全性的质疑。
随着槟榔广告的盛行,以及大多数人嘴里嚼着槟榔,满口黑牙的样子,我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槟榔到底有没有害?”

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槟榔列入一级致癌物清单,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明令禁止此物。
一级致癌物是种怎样的概念?
我们所熟知的咖啡因等,也就才第三级致癌物,可想而知一级致癌物的致癌性到底有多强烈!
2017年10月27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安全评价研究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了一类致癌物清单。

从清单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槟榔果位列第八!
跟槟榔有关的成分竟也占据了三种!
除了属于一级致癌物以外,槟榔还相当于“软毒品”。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亿人,有嚼食槟榔的习惯。

据大多数第一次嚼槟榔的人描述,
槟榔的味道像风油精或者薄荷糖一样,清凉带甜,但会越嚼越热,脸颊潮红,耳朵发烫,喉咙里好像有硬木塞子堵住般难受。
槟榔果中富含多种生物碱,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槟榔碱和槟榔次碱。
具有拟交感神经的作用,能使人产生欣快感、舒适感等主观感受,还能起到类似抗抑郁的作用。
长期嚼食槟榔会导致嚼食者出现耐受、渴求和戒断等症状,具有一定的成瘾性。
而中国各地,吃槟榔上瘾者约有6000万人!
“慢慢地觉得嘴里少了点什么味,得放包槟榔才安心。

一天一包、一天两包、一天三包、一天四包........
直到后来,越来越停不下来了.....”

这段话来自一位吃了两年槟榔的人,此刻的他已经摊在了医院的病床上,下颌处一道长长的缝线伤口,触目惊心。

在医学界,相似的病例都在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人们:
槟榔致癌,珍爱生命,远离槟榔!

2
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
常德槟榔爱好者胡启立,2008年被查出舌癌,他割掉了一半舌头。
医生在他的左臂切了一刀,取出组织填补舌头。
从此,他味觉近乎丧失,吞咽功能下降,一张嘴便口水直流。
那年,他只有38岁。
本来他是一个健壮的男人,在一次聚会上,有人带来了一包槟榔。
大家对这个黑黑的小东西,似乎充满了好奇心。
很快就将一包槟榔分食了,吃完以后他们发现,这种小黑果似乎有着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
三五块钱一包的“亲民”价格,也不会构成经济负担。
于是他开始大量咀嚼槟榔,直到身体发出了警告。
那个时候,他也意识到了槟榔的危害,曾经用残酷的戒食方式试图戒掉槟榔。
每天早起后,他会吃几颗葡萄或李子等酸水果,酸到牙齿无力嚼槟榔,不过,午饭往往也吃不动了。
坚持没多久,又放弃了。
直到最后,只能切掉一半舌头来挽救自己的生命。

槟榔的受害者远不及此,“割脸人”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这个叫刘桑果的男人了。
43岁的刘桑果,躺在床上,带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苍老与艰难。
因为常年嚼槟榔,他不幸患了口腔癌。
左脸下颌、左牙床和淋巴都被切掉了,萎缩的脸皮也都已经陷成了拳头大小的深坑,左眼因为神经被压迫彻底瞎了。
曾经精壮的汉子变成这副模样,完全都是因为槟榔惹的祸。
刘桑果的妻子看着丈夫成了这副模样,她一边抹眼泪,一边恨恨的说:“都是槟榔害的!”
似乎只有提起槟榔的时候,夫妻二人的情绪才会有波动。

这些被“割脸”或“割舌”的患者,散布在世界各个城市的角落。
常年嚼食槟榔,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而患口腔癌,割脸丧失生命的人,也是这些槟榔咀嚼者的最终结局。

3

最令人害怕的是,槟榔正在一步步蛊毒下一代人。
记得以前网上有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个年幼的孩子正在嚼食槟榔。
孩子的父母说:“一天不给他吃槟榔,他就哭闹,只要他不听话,给一颗槟榔就全解决了。”
槟榔,是父母哄孩子开心的“玩具”。
孩子是不哭闹了,但是小孩的免疫力不好,并且注意力低下,给小孩吃这个等于给小孩吃海洛因!
长期嚼食槟榔,孩子的一生也就葬送了。
与此同时,槟榔在全国总产值也在一路高歌,直冲500亿。
并在瞬间囊括了庞大的市场消费,迅速席卷了各大电视台的广告!
逐步侵占消费市场和广告市场!
走在路上,几乎能看到很多贴有槟榔广告的广告幅和宣传单,大到商场,小到街边小卖部。
连湖南卫视都花大力气给槟榔做宣传,让湖南人、中国都爱吃槟榔。
2017年,某品牌槟榔独家冠名湖南卫视春晚,引起口腔医学界人士漫天质疑。
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它的下一步行动。
2018年到2019年,该牌槟榔连续两年独家冠名湖南卫视春晚。

口号为:
提神快,嚼某某某
一下子就让你精神抖擞,返老还童,找回年轻的状态。

除了该品牌以外,还有其他牌子的槟榔广告满天飞。
这些广告的背后,都是商家的无良利益。
眼前的利益导致他们蒙蔽了自己的良心,无视槟榔的致癌成分,主打好的一面。
这些“无良”广告,最终导致了无辜生命的葬送。
这样的做法,已经不能用“丧尽天良”来形容了。
一边是与日俱增的口腔癌患者,一边是无良商家利益熏心,我们这些普通人自然是无力改变这大形势。
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身边人,不要再碰槟榔这个“软毒品”!
为了自己,也为了你的下一代!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