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病的治疗,在这2个关键!只要做好,就不用终身服药!
师兄来交“作业”了 。
你们让我写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女性多发,致残率很高的一种病。
这个病前期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症状,只是感觉关节僵硬,有点肿痛。
80%的人会选择贴膏药,吃止痛片,只要不痛了那就没事。
到了后期,由局部扩展到全身。
发热、疲劳无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手足盗汗、全身不适剧烈!
且膝关节、腕关节等都开始出现红肿疼痛现象!
此时你去西医院,医生建议你手术换关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师兄提醒大家:这种手术,风险非常高!
即使手术成功,术后也依然有关节处感染的风险。
使用的激素类药物又有很强的副作用:发胖、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等。
而滥用药物又会严重损伤肝肾功能。
一旦“惹上”这个病,你的治疗周期就是:终身间歇性治疗!
也就是说,即使手术了也不能完全治好。
那西医为什么还要采取这种治疗方式?
习惯了嘛!
惯用手法:消炎、止痛+手术。
那在我们中医上,是怎么看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呢?
这个师兄得实话告诉大家:这个病没有特效药,只能从身体的整个机能入手,循序渐进。
咱们先来看看师兄我的师妹当归医生录制的一条视频。
视频所说的这位医友才三十几岁,手指关节就发生了变形, 再不及时治疗整个手掌都可能发生变形。到那时候,整个手就约等于残废! 而这导致他将近残废的因素,是“寒湿”重! 中医认为,“寒”和“湿”是关节最大的“杀手”! 关节是一个腔体,寒湿最容易在这个地方停留,而且不容易赶走。 关节处寒湿重,寒性凝滞,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湿性黏滞,胶着难解,缠绵不愈。 那么“寒湿”是怎么造成的呢? 寒是一种能量,能量的东西能存在,是需要物质载体的。 湿就是一个物质载体,好比是身体的“废水”。 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外湿),另一个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内湿)。 外湿,与天气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内湿,现代人贪凉、熬夜、不爱运动,脾胃越来越虚,由此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伤寒,水湿聚积体内,就形成了内湿。 因为这个病前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不拿着当回事。 不疼那就是没事,不用管!挨一下很快就过去了。 开始感觉有点疼了,吃点消炎药、止痛药,又混过去了。 可现实是:你越不搭理它,它就越要博你的关注! 疼痛越来越厉害, 这时候你害怕了,急了, 疾病带来的焦虑,让你“误入歧途”,病急乱投医。 而选择了错误的治疗方法,又会耽误治疗,病情发展更加严重。 这就是“蝴蝶效应”的道理:一个本来很小的因素,如果不及时解决,最终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 “寒”和“湿”不仅是关节惧怕的,还是女人深恶痛绝的!
大部分“喝口水”都胖的肥胖者,
或者明明不胖,肚子上却有一圈厚厚的肉的人, 都有这个通性:寒湿重。 “寒湿”是导致肥胖的头号犯罪分子! 女人有痛经、宫寒、手脚冰凉的,都逃不过“寒湿”。 去年秋冬的时候,一位医友来找我们的医生, 说:她都被这种病折磨死了,这个秋冬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了! 衣服裤子里好几层外好几层,裹得严严实实,还是觉得非常冷! 到了夏天,披着毯子盖着被子,才能好一点。 这些症状的出现必然是不好的生活习惯导致的:夏天长时间在空调房里、吃冷饮、吃海鲜喝啤酒,
无一不是极寒凉之物,伤了脾胃,寒气也由此而生。 当归医生的视频里,是建议那位医友一直做艾灸的。
那为什么要做艾灸呢? 要想知道答案,师兄得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什么时候感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最严重? 冬天! 那就对了! 冬天是“寒湿”最盛的时令。自然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的季节。 我们讲的“冬病”,就包括了“类风湿性关节炎”。 什么是“冬病”呢? 我们中医讲的“冬病”就是指某些于冬季或在冬季高发,或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
现代人饮食寒凉,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导致身体本身就虚寒重,因此身体就处于一个阳气(正气)相对不足的状态。 而在冬季,外界的阴邪之气很盛,在体内阳气不足的情况下,正气不能祛邪于外,并且很容易受阴寒之邪的侵扰,因此就会造成一些慢性疾病。 都知道艾灸是:补阳大法。 做艾灸的目的就是增加身体的阳气,帮助把寒湿排出去。 但是在冬天治寒症,就像在雨天里晾衣服,要想晒干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们要“夏治”。 听师兄接下来的讲解。 我们中医提倡:“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利用夏季温度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来治疗某些寒性疾病,会事半功倍,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夏季就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好时机。 夏天本身阳气旺盛,再配合艾灸增加身体的阳气,就能为冬病夏治补充火力,提供额外的火力支援,所以更容易把寒湿排出去。 所以大家一定抓好“冬病夏治”,尽早治疗。 不要嫌麻烦,一拖再拖,拖到最后更难治。 像是支气管炎于夏季治疗是最好的。
但像一些老年人,有高血压的同时又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加上前期的错误治疗,这种情况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 最后,借用当归医生的一句话: “治疗不一定能立竿见影,但是好好坚持,一定能防止更大的问题出现。 一定是治未病,越早治疗越好。 治疗最好的时机,就是当下。”
今日互动
#你是怎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The End—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以及没有医生指导的人士请勿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