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南怀瑾先生:善于安排自己,过一个快乐的人生

南怀瑾先生:善于安排自己,过一个快乐的人生

◆ ◆ ◆◆ ◆

杨朱曰:“原宪窭于鲁,子贡殖于卫。原宪之窭损生,子贡之殖累身。然则窭亦不可,殖亦不可,其可焉在?”曰:“可在乐生,可在逸身。故善乐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

这里杨朱就提到这个事,“原宪窭于鲁”,孔子死后,原宪在鲁国穷一辈子,可是他在下层社会是一个领袖了。

相反的,他的同学子贡,“殖于卫”,殖就是货殖,在卫国做生意,是工商界的巨子,钱多场面大。

所以司马迁写《史记•货殖列传》,就是关于工商界发展、国际间的贸易,第一个是姜太公,子贡也在内。

杨朱的看法,原宪、子贡这两个人,一个有钱,一个那么穷,“原宪之窭损生”,这是讲人生的境界,原宪的穷,太穷了,刻薄自己,他并不是不能赚钱,而是不愿意;为了救济社会把自己搞穷了,损害自己的人生。

子贡呢?人生观点相反,认为要救社会,要做事业必须要有钱,所以发展工商业,做货殖,事业做大了,把自己的身体也累垮了。

而清高的人,打坐啊、饿肚子或者是讨饭,营养不良而短命,也把自己害死了。

两个都一样。“然则”,那么说起来,“窭亦不可,殖亦不可,其可焉在”,怎么样做才对呢?

“曰:可在乐生”,他说人生的原则是恰到好处,自己的人生是快乐地活着,幸福地活着。“可在逸身”,恰到好处适可而止,身体很安逸,安逸不一定是求享受,这个观念要搞清楚。“故善乐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因此一个人真正善于安排自己,过一个快乐的人生,绝不过分把自己弄穷。

有人故意求个穷,因为不穷不清高。

那么同样的话,一个人善于保养自己的生命,注重身体安逸,“不殖”,是不想发大财的;因为事业大了,名气大了,钱多了,累得要命。

至于说钱多了,多舒服啊!

名气大了,多有权威啊!

那是一般没有名利的人幻想,真到了名气大,事业大,钱多了,不晓得多烦,那简直活不下去。

每分钟、每秒钟都有事,都在痛苦中。

我们普通人以为当皇帝很舒服,真当了皇帝宁可换做老百姓,真不想做,就是这个道理。

“凡此诸阏,废虐之主。去废虐之主,熙熙然以俟死,一日、一月、一年、十年,吾所谓养。拘此废虐之主,录而不舍,戚戚然以至久生,百年、千年、万年,非吾所谓养。”

现在管子下面的结论,这里是重点。

他说譬如我们老辈子读四书五经出身的,每人都标榜自己是儒家,实际上大家都是宋朝朱熹、陆象山的理学,规矩得很,这个话你们年轻人不容易体会到。

所以我经常说,中国的理学家是佛教律宗的人,坐也规矩,行也规矩。

要出去,祖宗前面敬个礼,回来敬个礼,规规矩矩。

我在这些老师前辈的前面,就深深体会到那个理学家之可怕,也就是这一篇里头管仲所讲的,把自己的欲跟意志压制得死死的,一点活的生气都没有。

所以管子这一段反对假装、堵塞,非常有道理。“凡此诸阏”,故意把自己要看的不敢看,要听的不敢听,装那个死相,他说硬把自己堵起来。

“废虐之主”,把自己的自由意志废掉了,虐待自己。“去废虐之主”,把心里头这些鬼心思拿掉,“熙熙然”,熙熙就是我们笑的声音“嘻嘻”,写成“熙熙”,形容一个人非常活泼自由,如沐春风中,一脸的自在相。

“以俟死”,人生最后有一天要死,可是没有死以前还是高兴的、快乐的,脸上不要绷得那么紧。

我经常在街上看到,尤其到银行、办公的地方,每人都是债主的面孔。

有个人说,老师啊,我在美国的时候,一个美国人好朋友对我说,你从出生到现在会不会笑啊?

我才警觉到我这个脸孔太不对了,不会笑,像讨债面孔。

所以要学着笑,人生何必摆起那个死样子啊?“一日、一月、一年、十年,吾所谓养”,活一天也好,一年也好,十年也好,反正在没有死以前要快活自在,宗旨在这里,这个叫做养生。

用不着吃维他命,你就是快乐,这就是中国道家说的“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就会得道。

所以你看从前大陆的丛林,不管是显教、密教的修行,已经传道给你了,一个大肚子的弥勒佛,哈哈地笑,弥勒佛前面一副对子,“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就是先学笑。

所以学佛的人先学弥勒佛,学道的人先是“熙熙然”。

总而言之,没有断气以前一秒钟,我活得还是快活,何必在那里担忧死了怎么办!

我们讲到杨朱代表管仲说的话,讲人生的境界,“拘此废虐之主,录而不舍”,一个人非常拘束,虐待自己,把自己活着的生命变成一个残废人一样,让自己心中的这个观念做了主,始终不放下。

“戚戚然”,一天到晚愁闷不乐,这样地活着。

包括我们修道,一天到晚忙得要命,尤其是后世道家思想,子午卯酉一定要打坐,饭也可以不吃,“以至久生”,拼命求长生。

不过我看了几十年,也没有看到一个修道家的人能好好活得久的,不是高血压就是心脏病死了。

练工夫的人都练到这个结果,管仲认为不是养生之道。“百年、千年、万年,非吾所谓养”,假使把自己拘束得那么痛苦,一天到晚担心得要命,小心得要命,这样地活着,活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在管仲的看法,不是养生之道。

这个话是不是管仲讲的无法考据,不过在历史上,管仲的作风是比较自由的放任主义,可是他不超过范围。

——南怀瑾先生《列子臆说》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