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职业选择要谨慎,职场中不能犯的错误
◆ ◆ ◆ ◆ ◆
01
谨慎选择职业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
术就是方法。这里就是孟子关于仁术方面的原则。曾经有人问到,平日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时候,即使知道自己内在有这个仁心,但是应该怎样去发挥呢?他这里便提出了答案。
孟子说,制造箭头的人难道说生来就比制造挡箭牌的人更不仁吗?制造箭头的人,是把箭头制造得愈锋利愈好,愈尖锐愈好,就怕自己造出来的箭头不够利,不能杀伤人。而制造挡箭牌的人刚刚相反,唯恐自己所制造的挡箭牌挡不住射来的箭。他们巴不得自己制造的挡箭牌能挡住任何强劲锐利的箭,甚至现代的子弹都穿不过,才不会伤到人。这是两种不同的技术所产生的不同心理。
另外一种职业上的对比,如巫医和做棺材的,巫医们总是希望每个有病痛的人都能复元。巫和医其实是两个名词,但在古代往往二者合一,巫也包括了医。至于做棺材的匠人,为了自己的生活,难免就希望多几个人死掉。这两种不同的心理,也是因为职业的不同而来的。
虽然我们不能以职业心理来判断一个人的仁慈或者狠毒,但是在待人处世之际,日积月累下来,不知不觉的,心理行为就会随之而起变化。
《孟子》这节的重点,只是注重在“术不可不慎也”这个大原则。但这个“术”字的重点,不是专指技术技能的术,是指权衡变通的方法、原则,包括了处世为人的分寸,这就是学问了,难得很。
虽然一个人从事的职业和谋生技术与善恶道德没有决定性的关系,但是也不能不谨慎。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上,做善事、布施,假如做得不好、不适当,也会有不好的结果,不可不小心。
02
职场中要懂的道理
今日的青年应该知道,时代不同了,职业重于一切,去解决自己生活的问题,必须自己先站得起来,能够独立谋生。学问与职业是两回事,不论从事任何职业,都可以作自己的学问,不然,大学毕业以后,“眼高于顶,命薄如纸”八个字,就注定了命运。自以为是大学毕业生,什么事都看不上眼,命运还不如乞丐;没有谋生的技能,就如此眼高手低,那是很糟的,时代已经不允许这样了。(《孟子与万章》)
中国古代的教育目标,四个字——敬业乐群。“敬业”就是好好学习学问,好好学习做一个人,学习人文,养成人格,再学习谋生技术,对学习、对行为、对工作要有诚恳敬重之心,不可以马马虎虎混得像现在这样。“乐群”就是培养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的道德、伦理、礼节、秩序、能力等,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环境的健康。(《南怀瑾讲演录》)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德薄而位尊”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的道德与学问不够,但位置很高。等于我们做生意,找个笨蛋来当总经理,尤其现在人做生意,叫自己的太太当董事长,支票由太太出名,出了事太太去坐牢。太太们又不懂“德薄而位尊”的道理,自己分明是在家里做饭的人,现在挂上了董事长名衔,当然非倒楣不可。
“智小而谋大”,自己又没有智慧,做官想越大越好,生意赚钱越多越好,或者想买个小岛当国王,自己智慧又不够,计划倒是大得很,人小鬼大。“力小而任重”,五斤放在肩膀上还背不动,坐飞机连手提行李还要用轮子拖,却自以为千斤大力士,那不是吹牛吗?
由此我们知道,有三个基本的错误是不能犯的:
一是“德薄而位尊”,道德学问都不行,大家来恭维你,尤是出家人,小小的年纪出了家,人家看到你便拜,那真可怕得很!你以为头发刮了就得道了吗?不是那么回事。另外两项是“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如果犯了这三大戒,“鲜不及矣”,一定倒大楣,很少有例外的。所以孔子说“覆公餗”,一锅饭倒了吃不成了,还把自己弄得满身起泡。(《易经系传别讲》)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明白了素位而行的道理,虽然你今天地位权力高高在上,但也绝不轻视或侮辱在你下位的人。因为上台总有下台时,世界上没有千秋万代不倒的高位。如果你在低级的下位,也不必去攀缘上级,你只要尽心尽力去做到你职责以内的分内事。
“正己而不求于人”,自己就会坦然自得,并没有什么值得怨恨了。一个人能做到上不怨天,下不埋怨别人,那就能很自在了。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所以说,要学做君子之人的道理,知道了素位而行的原则,平生只如《易经》所说的道理,正心诚意地做人,任随时间空间来变化现实,以待天然机遇的命运,即使不得其时,也可自得其乐。但是一般不学君子之道的小人们,宁可偷巧而去冒险,希望侥幸求得成功,结果都是得不偿失。这正如古人有两句咏阴历七月七日“乞巧节”的诗说“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几多。”侥幸取得偷巧的成果,到底并非常规,而且是很不牢靠的。(《话说中庸》)
03
要做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有贡献的事业
你们现在工商业做得好,很发财,或者官做得很大,这不是事业,这个是职业。中国文化,什么叫做事业呢?出在孔子著的《易经系传》的一句话,叫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对社会大众有贡献,对国家民族,对整个的社会,都是一种贡献,这才算事业。(《南怀瑾讲演录》)
我们这一个人,在活着的一生里做一件事情,对世界人类永远有功劳,永远有利益给人家,这个才叫事业,就是人生的价值。最普通地说,上面最高到皇帝,下面最倒霉到讨饭的,当皇帝和做乞丐都不是事业,那是职业。其他你当宰相也好、部长也好、大学教授也好、补习班的小老师也好……那都是职业,不是事业。大家要弄清楚,找个工作赚钱吃饭,或打个知名度……那不叫事业。真正称得上事业的,古往今来没有几个人。
所以孔子赞叹大业,就是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的事业。在我们历史上功业最大的是大禹王。我们这个老祖宗,把中华民族变成农业国家,奠定了我们立国的基础。他的付出,他的努力,他的成就,就是事业。因此他为万世所崇拜,其功永不可没。这种才叫事业。其他的人,生意做得再好、赚钱再多,你要讲事业,那还很远。(《易经系传别讲》)
我们看一部二十五史,多少皇帝,多少宰相,多少状元,现在我们脑子报得出多少个?二十个都报不出来!原因是什么?他们没有事业在人间,人世间那几十年,马马虎虎过去了,只是个职业而已。尤其古代那些太子当皇帝的人,对于历史上这一类人,我给他名称叫做职业皇帝,他天生要当皇帝,那没得办法,谁叫他七字不好,八字好呢!(《庄子諵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