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贫血怪圈」的中国女人,该如何自救?
*本文主要讲到的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导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以及地中海贫血暂不讨论。
周末休息,
有亲戚过来看望父母,
我就一旁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家常,
不知道是谁提了一嘴“他女儿贫血”!
场面一度不能控制...
我女儿也贫血,我的侄女严重贫血,
我三姑奶奶的儿媳妇的妹妹也....
无一例外,说的全是女性。
话锋一转,聊天内容马上进入了“补铁”模式,
我妈说“女孩贫血也正常,多补铁就好了...”
我不禁在心里纳闷,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怎么还有那么多人贫血呢?
而且仿佛成了女性专利!
贫血=女性 、贫血=补铁、贫血=正常小病...
这些观念让我很惊讶,
也深深地觉得我们应该纠正那些对“贫血”的错误认识。
1.贫血不是女性专利,而是全民困扰
全世界有16亿(25%)的人受到贫血困扰,
而我国超2亿人受到贫血困扰,
居民贫血的患病率达到20%,孕妇和老人还要更高!
孩子、孕妇、老人、成年男性,
都面临着不同的贫血危机。
多么庞大的数字,平均下来,
我们身边每10个人就有一个贫血患者,
他们有孩子、有老人、有男性...
而我们却还觉得贫血是女性的专利!
2.贫血不是小病,甚至会威胁生命
①贫血能引起心脏病
心脏的重要作用是给身体供血、供氧,
贫血会使血液载氧能力明显下降,
导致各系统供氧不足,
人体脏器功能减退,引发病变。
②贫血会引起异食癖
贫血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一些改变,
让人吃一些“非正常”的东西,
比如土、墙皮、砖头...
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贫血造成的严重影响还有很多,
可以说是不仅覆盖人群广,还影响严重
那怎样避免“小贫血引发大问题”的状况?
我们分三步来看☟
(一)
什么是贫血?
关于贫血,西医给出的定义是: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
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
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
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
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
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简言之,
贫血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一定范围的症状。
患者一般会有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睡眠不佳等症状。
(二)
常见的贫血有哪些?
在贫血的人群中,
70%以上是“缺铁性贫血”,
所以大部分人认为贫血=补铁,
其实
贫血类型可以大致分为三种(加粗为常见贫血):
增生性贫血: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增生不良性贫血: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骨髓红系成熟障碍性贫血: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DS和慢性疾病性贫血。
(三)
怎样补血最有效?
1.补血需谨慎,对症才有效
▷ 有人贫血后天天喝冰糖银耳红枣粥,
结果把血糖喝到爆表;
▷ 有人盲目吃一大堆“保健补品”,
贫血症状反而越来越严重;
▷ 过度补铁的人会有“铁中毒”症状,
恶心、腹泻、呕血,严重者甚至会昏迷死亡...
所以,千万别把贫血和大补画等号!
贫血患者应做的是确定贫血的类型,
盲补不如不补,要对症下药!
2.直接“补血”不如补“造血能力”
西医在治疗贫血方面很直接,
吃进去+输进去两条路线,例如☟
▷ 缺铁性贫血患者,需要补铁,
可以直接补充铁剂+补铁食物;
▷巨幼细胞贫血患者,
需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重度贫血患者、老年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
应输红细胞,纠正贫血,改善体内缺氧状态;
中医在治疗贫血上与西医有很大不同,
讲究“治病求本”
通过补“造血能力” 来补血才是长久之计。
我们常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吃进的东西要通过脾胃消化吸收,
才能转化为气血;
很多人会问,
为什么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贫血患者的数量却不断增加?
归结起来是三点☟
摄入少/消耗大/吸收差
不少缺铁性贫血患者通过营养补铁没效果,
其实是脾胃运化能力弱,吸收差。
没有被吸收的营养,就是身体要代谢的垃圾!
所以人家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是因为人家脾胃好呀!
(四)
“造血能力”怎么恢复?
推荐方法:食补+经方+按摩三管齐下
1.食补:茯苓白术母鸡汤
食材:白术15克,白茯苓15克,白芍15克,
炙甘草10克,鸡块300g,枸杞15克,
调料精盐适量,生姜,清水适量。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白芍、甘草,养血补津液,
生姜温胃散寒,
此汤有健脾祛湿,补血养阴的作用。
2.经方:当归建中汤
原方剂量:当归四两,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饴糖六两
参考剂量:
▷ 根据一两15g
当归60g,桂枝45g,芍药90g,生姜45g,甘草30g,大枣十二枚,饴糖90g
▷ 根据一两3g
当归12g,桂枝9g,芍药18g,生姜9g,甘草6g,大枣十二枚,饴糖18g
贫血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功能下降,
用建中恢复脾胃,同时加上当归补血。
就好比是当你失业没钱吃饭的时候,
你迫切需要的不仅是一份工作,
还要有一些钱,让你能先吃饱饭。
另外,想恢复脾胃功能,
当然离不开我们天天强调的大米汤,
还有附子理中丸和金匮肾气丸☟☟☟
3.按摩:血海穴+三阴交穴
①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有称为血海的穴位。
本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
在功能上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
每天9-11点脾经经气旺盛的时候可以长按,
大概每侧3分钟
21-23点可进行艾灸。
②三阴交穴:用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找到穴位。
常按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
最后教给大家几个生活中判断贫血的小方法:
看面色:面色倦怠,额头发暗,嘴唇发白,面色苍白(要记得卸妆看)
看手掌:手掌发黄
观体感:失眠乏力、头晕耳鸣、心悸
中医讲“脾统血”,
千万别因为脾胃运化功能差,
导致你的身体把营养都当成垃圾代谢了,
那还谈什么“补血”呢!
春季昼夜温差大,容易引发感冒
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朋友说
感冒像胶水一样黏上了自己
连着打点滴好几天也不见好
小小感冒让大家束手无策?
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