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凉?这样调理,温暖整个秋冬
吃过午饭,我把手机递给西西,西西:“哇,一默你刚刚去洗手了吗?”
我:“吃饭前洗了,刚刚没洗呀。”
西西:“那你的手怎么这么凉!”
不黄:“都说手脚冰凉的女孩上辈子是折翼的天使!这辈子可以做冷美人!”
我翻了个白眼:“美是美,咳咳......冷美人你可拉倒吧……我手脚冰凉这么多年,除了觉得快被冻死在夏日的艳阳天以外,没觉得冷给美增添了啥光彩。”
西西:“啥?是不是太夸张了,夏天手脚能凉到哪去?”
我:“这么说吧,别人的手脚都是四季恒温,冬暖夏暖的,我就不一样了,我冬不暖夏还凉???”
不黄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我:“你是空调?还会自动调温的?”
我:“可以说是夏天自带降温效果了,夏天一到,一般小伙伴们都特别喜欢和我在一块,为啥呢?
因为可以用我的手解暑!有时候我自己都能感觉到手指尖向外散发着凉气......
但是一到冬天,小伙伴们都有多远跑多远了,不经意间碰到她们一下,她们都会觉得身体过了一下电,不自觉打个寒战......”
一阵风吹过,西西打了个寒战:“说的我现在就觉得冷了,那你买个暖宝宝呗......”
我:“宝宝心里苦啊,这种痛苦根本不是一个暖宝宝就能解决的......”
不黄:“健康问题,快来找我们包治百病的小叮当啊。”
我:“小叮当当归医生,请问手脚冰凉怎么破?”
当归医生把头挪离了电脑显示屏:“别说小叮当还挺可爱~”
不黄:“当然啦,我们可爱的小叮当归医生,打开百宝箱的时间到啦。”
当归医生瞥了一眼我的脚:“这都啥时候了,还穿露脚背的鞋?”
我:“手凉和脚有关系呀?”
当归医生语重心长的说:“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是身体最怕冷的部位。心脏就好比是咱们体内的太阳,悬在身体里面,温暖全身。
我们的肾经、脾经、肝经都起源于脚,但由于双脚距离心最远,血流经的路程最长,血供应往往不足。
加上进入秋冬,外界阳气减少,身体的阳气也往里面收,一旦阳气不足,那么离“太阳”最远的脚,就会开始变凉了。”
我:“我记住了,明天开始一定穿厚鞋子穿长袜,不浪了!”
当归医生:“光注意脚部保暖还不够。有些人由于先天禀赋弱,或者后天不注意,比如吃生冷,盲目节食,熬夜,过度消耗......
消耗了太多能量,导致太阳的能量变弱,脚就变凉了,如果发现手也凉了,手脚都凉的话,就说明身体已经是比较差了,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四逆症’。”
昨天熬夜+中午喝了酸梅汤的我默默低下头:“我就是传说中的四逆症?完了,喵生艰难,人生无望了~”
当归医生:“不要人生无望啊,年轻人不要老熬夜就对了!”
我:“光不熬夜也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啊.....”
当归医生摸了一下我冰凉的手:“先过来给你艾灸一会吧~”
我:“好哒,谢谢当归医生~”
当归医生:“我们从神阙穴开始,艾灸神阙穴除了可以治疗四肢厥冷之外,还能治疗中风虚脱、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神阙穴,在肚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我:“可以自己在家艾灸吗?”
当归医生:“当然可以,注意要循序渐进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
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适应为度,还有一点,艾灸前后一定要多喝水,多喝粥注意补充水分。”
西西:“当归医生说得好全面,除了神阙穴,还有其他的穴位可以治疗手脚冰凉吗?”
当归医生:“这个问题问的好,如果在家方便的话,可以每晚睡前,先热水泡脚20-30分钟,然后点燃两个大艾柱艾灸涌泉穴15分钟。”
《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我:“艾灸法的原理是疏通经络吗?”
当归医生:“对,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
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我:“除了艾灸还有其它方法能治疗手脚冰凉吗?”
当归医生:“其他的方法要看你能不能坚持住了。”
我:“马上能!一定能!必须能!”
当归医生小妙招:
①上午一杯姜枣茶
平时一定要多煲粥,枸杞大枣大米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能够补充身体津液水平。上午喝一杯姜枣茶,有扶阳驱寒的作用。
②坚持泡脚
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恢复脾肾功能。每日用艾叶和生姜适量泡脚,对于缓解守将冰凉是很有帮助的。这样做可加快气血运行,让身体暖起来。
③汤药法
四逆汤
四逆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所谓四逆就是四肢厥逆,手脚冰凉的意思,服用四逆汤可以回阳救逆,解决手脚凉的问题。
(当然四逆汤的作用并非只能用于手脚冰凉。)
四逆汤原方
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两
参考剂量:
①根据汉制一两等于15g化裁:
干姜24g 炙甘草30g 黑附子15g(先煎90分钟)一剂
②根据一两等于3g :
干姜4g 炙甘草6g 黑附子3g (先煎90分钟)一剂
上三味,同煮,大火烧开,小火煎煮50分钟即可饮用。可早晚各一次,每次约300ml。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亦来自于《伤寒论》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效。尤其对于女性而言,更可改善宫寒,从而调理月经问题。
当归四逆汤原方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炙甘草二两,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
参考剂量:
①根据汉制一两等于15g化裁:
当归60g 细辛30g 桂枝45g 白芍45g 炙甘草30g 大枣25枚 通草15g 一剂
②根据一两等于3g :
当归12g 细辛6g 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大枣5枚 通草3g 一剂
上七味同煮,大火烧开,小火煎煮50分钟即可饮用。可早晚各一次,每次约300ml。
特别提醒:
守正学堂文章只做教学指导,不针对具体临床治疗,如果有需要请咨询经方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