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从一名门外汉到专业中医,只需要这4步

从一名门外汉到专业中医,只需要这4步
最近流感高发,很多孩子接连中招,孩子咳嗽不止,家长也是一直揪着心啊。

如果再查出来甲流or乙流。。。这小心脏,简直都要蹦出来了。

这只是孩子,上面还有老人呢
爸妈年纪大了,生活上也是问题不断,不是腰腿不方便,就是睡眠不太好,而我们工作又太忙,没有充足的时间照顾老人。。。担心着小的,牵挂着老的。

而自己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身体也是每况愈下。。。
怎么办?
想找中医调理,可是哪里有好中医啊?
索性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想学中医,从何入手?

说到这个话题,小编是过来人哈,当然是最有发言权的嘛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很神圣,很深奥的一门学问,所以望而却步。

当然,中医确实如此。

但你没听说过,大道至繁至简嘛
不需要谦虚,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医文化,就是大道。

所以咱们学习中医,只要方向是对的,把这一层窗户纸捅破,就会豁然开朗,原来中医是能学会的。
而且中医大家倪海厦说过:学习中医,方向对了,3个月就能学成。
小编相信倪师说的是对的,而且小编都能学会了,你还有什么理由学不会呢。。
另外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也说过: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
学习中医也是如此,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学成。

所以学习中医,从何处入手?
当然是要充满信心。
当然,小编也知道,信心是非常空泛的,必须要脚踏实地的学才行。
所以接下来就是具体学习的步骤哦。
辨证施治

中医讲辨证施治。
辨就是辨别嘛;
证就是证候,简单来说就是把身体的某些症状,按照特定的属性进行了归类。比如说大便黏,口渴不欲饮,这就属于脾虚湿重型的证候。

辨证之后,才能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就是施治。

这就是中医经典《伤寒论》提出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不过辨证有很多系统,比如说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十二经脉辨证,甚至还有卫气营血辨证,到底该选择哪一个辨证系统呢?

咳咳~小编是过来人哈,这方面有经验。
在唐太宗《帝范》卷四提到:“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所以咱们学习辨证也要选择取法一个高的法。
这个法就是十二经脉辨证。

十二经脉选自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黄帝内经》 灵枢 经脉篇。
经典之首,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所以肯定属于上法。

另外,十二经脉辨证和临床最为接近,且易于实践。给大家举两个栗子~
在十二经脉脾经主病,有一个症状叫“瘕泄”,意思是大便先干后稀。
这个表现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正常,其实这反映了脾的功能下降了。

另外,还有些童鞋可能会经常感觉小手指发麻。
这又是什么问题呢?十二经脉有答案

在十二经脉之手少阴心经: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你是不是知道小指发麻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没错,心经。

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原来如此的赶脚。
——嗯嗯,好像是这么回事。不过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

所以接下来就是施治嘛。
也就是辨证and施治~
如何施治?

辨证是辨证,具体到了施治,就需要开出一个方剂啊。
这毕竟是药,是需要喝下去的,万一喝下去出现问题了肿么办啊。
臣妾不敢开,臣妾做不到啊。

确实是这样,小编能理解。

但是如果因为担心而不去做,就永远也不会做。
就像当年马云如果担心创业失败,那么今天可能就没有某宝,可能可能就没有现在如此快捷的网购。

所以我们需要迈出第一步,开出第一个方剂,当然这毕竟是药,所以我们在迈出这一步的时候,需要考虑可能面临的问题,然后想办法规避掉这个问题。
用药如用兵,这正如孙子兵法所讲: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再具体一些来说,我们知道瘕泄是脾经病,说明脾的功能下降。所以就可以开出一个具体的方剂,理中汤。
中即中焦,脾胃。理中也就是恢复脾胃功能。
方剂组成:人参、炒白术、炙甘草、干姜各三两
根据一两15g ,给大家提出一个参考剂量:
红参(炮制后的人参)30g 炒白术30g 炙甘草30g 干姜30g
根据一两5g ,参考剂量为:红参10g 炒白术10g 干姜10g 炙甘草10g

考虑可能面临的问题,炒白术、干姜太过温燥,所以容易刺激胃。如果本身胃里有炎症,比如平时就容易有胃疼,那么吃药之后可能会导致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疼加重。

所以我们要把这个问题规避掉,而规避的方式有这么几种:
1、可以在方中加上黄连10g ,可以清胃中的虚热,避免胃疼。
2、降低炒白术的用量,当然即使降低可能也会遇到胃疼的反映。或者也可以采用第三种方式。
3、恢复脾胃功能的方剂有非常多,可以换一个方向,选择相对温和的小建中汤。
4、可以选择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恢复脾胃功能,丸剂药缓力专,坚持服用效果也很好。当然丸剂中也有炒白术、干姜的成分,如果吃丸剂也出现胃疼的话,可以配合小柴胡颗粒一次4袋。

还有很多方式,比如食疗,艾灸等,我们在这一篇微信,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写完,但是坚持学习,你还担心学不会嘛。

另外这毕竟是和健康相关,所以我们在使用时,还是要谨慎,最好是咨询专业的经方医生。

实践经方,找回国学自信

看完这篇微信,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就成为好中医,但希望通过这篇微信能帮助大家明确学习中医的方向。
方向不明,则学习没有动力嘛。小编了解的

同时这也是我们学习中医的过程,从一个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专业的中医。
真的没有谁聪明,谁笨,在智商方面都差不了太多,别人能学会,我们肯定也能学会。
所以希望我们能坚持学习,一起实践经方,找回国学自信。

特别提醒:
小道经方视频以及文章只做教学指导,不针对具体临床治疗,如果有需要请咨询经方医生。

小道经方话题征集
关于身体,你有什么想了解的知识
关于中医,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内容
欢迎在文章下留言,话题一经采用
您将收到己安先生签名的《小道经方》一本
此征集长期有效
更多中医养生内容欢迎关注:小道经方

亲爱的朋友们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小道经方》的疑问
可以联系工作人员
我们会为您做专业、详细的解答

优酷网搜索视频: 小道经方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