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吃饭出汗病非轻,久之不愈将成糖尿病!

吃饭出汗病非轻,久之不愈将成糖尿病!
很多人平时到没事,不出汗不怕冷,但是关键时刻,就是吃饭的时候,马上就开始出汗了,有的是鼻头出汗,有的是人中出汗,有的是整个头部出汗,这些情况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出汗?
中医将出汗分为很多种类,其中有自汗、盗汗、头面汗出、手足汗出等,具体来说汗出就是人体津液往外渗出,古人说“头者诸阳之会也,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所以对于头汗出,肯定是三阳经出了问题。
而吃饭汗出其实就是三阳经(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中的阳明经出现了问题,吃饭的时候,水谷之气进入胃中,胃气变充足,此时卫表之气又不足,所以就导致了头面汗出。这种出汗是什么证型?
水谷之气加于胃中,然后汗出,这说明胃中有邪气,胃中有热,所以这种证型主要就是胃(阳明经)气虚外加有邪热,古人将此病叫做漏风症,并总结原因为饮酒中风,然后出现了食则汗出。

吃饭不宜出汗
中医如何治疗?
对于以上证型,一般可以按照胃中有湿热的方式治疗,即用四君子汤加黄连之类的,或者半夏泻心汤加黄芪、白术之类的治疗。

古人有一个专门治疗此病的方,叫做白术散,方书记载“漏风证, 主酒风,饮酒中风, 或汗多不可单衣, 食则汗出, 多如液漏, 久不治, 为消渴疾。治效白朮散主之”。
方剂组成: 牡蛎(二钱焙赤), 白朮(一两一分), 防风(二两半),服法及讨论右为末, 每服一钱, 温水调下,不计时, 如恶风, 倍防风, 白朮, 如汗多面肿,倍牡蛎。

对于吃饭汗出之人来说,脾胃虚有湿邪是肯定的,古人告诫我们如就不治疗,很有可能发展成糖尿病,所以喜欢喝酒,又有吃饭出汗情况的朋友,还是要多多注意。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