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三阴与三阳

三阴与三阳
五运六气之中,六气司天在泉是现代运气学家最喜欢运用的,发现网上很多文章讲运气只讲六气,不讲五运。这是有点偏颇的,五运六气之中五运主运、五运客运的作用是很大的。不过,为了简化学习的程序,我们单独把六气拿出来分析,这样好懂一些,运用的时候可以把这些综合起来,这样就不会有什么纰漏了。

还有需要说明的一个是,六气标本的问题,五运六气的核心思想是生克制化和中和,所以大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太阴是湿土,而太阳是寒水,厥阴为什么是风木,少阳为什么是相火,少阴为什么是君火。

三阴三阳分别对应太少阴阳和阳明厥阴,其中太阳是三阳,阳气最重,所以对应的应该是相火或者君火呀,为什么是寒水?因为寒水是至阴之物,对应至阳之物,他们之间的阴阳方能平衡,而且这个跟人体的气血也是有相关的。冬天的人气应该是深藏于中的,但是太阳为表,所以冬天太阳寒水之气来的时候,本来脉应该沉的,反而表现出浮脉,太阳在表与寒水深藏在里之间没有达到平衡,这个时候就生病了。

春天最重要的是生发之气,也就是风气,但是对应于人则是厥阴,何谓厥阴?两阴交尽是为厥阴,两阳相合是为阳明,厥阴是阴要藏起来了,而阳明则是阳气要藏起来了,在阴气要藏起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风气扰动,让阴动起来,生发之气要发动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了收藏之道,这就是厥阴为什么与风木对应了。

春末夏初天对应的是少阴君火,君火是一种蓬勃发展的气,这种气是最正的,不愠不火,所以用一个少阴与之对应,这样两个温和的在一起,自然而然就可以臻于平和了。

再往后则是太阴湿土,太阴为至阴,而湿土对应的则是热气最盛的夏末,有太阴与夏相互制衡,这样也能达到中和的目的。

再往后的少阳,少阳是阳刚升起,少阴是阴刚升起,到了相火的阶段,阳气已经慢慢下降了,慢慢衰弱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初生的力量与之相互平衡。

阳明则是两阳相合,达到了顶峰,所以需要燥金稍加收敛,整个六气与太少阴阳之间的对应都是秉承一个原则,那就是“承则治,亢乃害”。

如何才能不生病?生病也有标本,何谓标,三阴三阳为标,六气为本。三阴三阳是长在人生上的东西,而六气则是天地间的主导。人与天之间,存在着一个对抗的过程,所以风气盛的时候,人体有一个厥阴与之相应,使得人体不至于生发太过。

比如,春天风气盛,如果厥阴力量不强,肝不好的人就容易得病了,这些病主要表现为肝木不和,所以说“厥阴司天,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寒生春气,流水不冰。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蛰虫不去病本于脾。”肝不好则不能化天地只风气,“太虚埃昏”北京霾自然也是造成肝病的原因,所以雾霾综合征可以考虑疏肝理气。

如果是“少阴(代指君火)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其政。民病胸中烦热,溢干、右胠满、皮肤痛,寒热咳喘,大雨且至、唾血血泄、鼽衄、嚏呕、溺色变,甚则疮疡胕肿、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肺(月真),腹大满,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尺泽绝,死不治。”外界环境的君火主事,对应于人则是身体之中的少阴,如果少阴有问题,则会出现以下很多症状,而少阴主要指的是心、肾,心肾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则主要表现在肺部,这有点现在肺心病,肾病影响肺的感觉,其实肺病的根本原因在心肾。

同样的少阳对应的是三焦和胆,“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金政不平。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热上皮肤痛,色变黄赤,传而为水,身面胕肿、腹满仰息、泄注赤白、疮疡、咳唾血、烦心,胸中热,甚则鼽衄,病本于肺。天府绝,死不治”,其实更多的是三焦与胆的问题“发热恶寒而疟,热上皮肤痛,色变黄赤,传而为水”,相火太过,少阳的生发之气不足,就会出现这些问题。这些既是少阳半表半里出现了问题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三焦为水道出现问题的表现,而出现了出血、烦心等情况,则是少阳胆的问题。

“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槁,胕肿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病本于肾,太溪绝,死不治。”太阴为至阴,是阴气最重的时候,如果湿气重,导致太阴发挥不了作用,也就是“阴气不用”,就会出现下面很多症状,如“阴痹”、“饥不欲食”,这种症状其实都是太阴的功用,最后表现为肾不好。但是治疗的时候祛湿不能专注肾,而是以太阴为主,脾肺才是治疗的关键,所以在治疗风寒湿痹的时候,必定有一个风药在,风药所起的作用其实就是开肺之宣发。

“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民病左胠胁痛,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呜,注泄鹜溏,名木敛生,菀于下,草焦上首,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腰痛,丈夫颓疝,妇人少腹痛,目昧眦,疡疮痤痈,蛰虫来见,病本于肝。”

当自然界燥气太过,水分不够,整个自然界出现一种燥太过的情况,收敛比较过,阳明功能发挥不出来,这样就出现了“咳、腹中呜,注泄鹜溏”,阳明大肠问题凸显,“嗌干面尘腰痛,丈夫颓疝,妇人少腹痛”,阳明主宗经的功能也出现问题,如果以五脏系统,则可归于肝脏。

“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运火炎烈,雨暴乃雹。胸腹满、手热肘挛,掖肿、心淡淡大动,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善噫嗌干,甚则色炲,渴而欲饮,病本于心。”如果是外界寒气太重,这时人体的太阳系统,人体阳气遭到郁结,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痈疡”,出现心脏“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其实心脏出问题必定有小肠的问题在,而疮疡所发一般也跟足太阳膀胱经有关,但是直观表现则在心脏,也有一种说法把心脏叫做太阳,可两存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