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医不自治”?
很多人问过笔者,医生会不会生病,每次遇见这种问题我都会哑然一笑,医生为什么不能生病?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人生历程,虽然大家都要、希望能够长生不老,其实至今为止没有人不会死,这个事实一直存在。
其实问为什么名医治不好自己,就好比问一个“农民为什么会饿死”一样,农民生产的都是自己吃的东西,但是最后为什么还会饿死?医生所掌握的技术都是治病的,为什么还是会病死?
其实,农民的整个农作物根本不可能由农民支配,绝大多数的额东西都被别人支配着,医生的身体也不可能由医生支配,而是被社会各种因素支配着,正是因为如此,人的主观意愿再强烈,最后还是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让他不生病。
什么支配着医生的身体?
对于医生或者人类来说,支配身体的东西无非那几样,中医说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喜怒哀乐恐,还有一些不内外因,比如车祸,这些都是人所面临的大问题,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免,中医或者说名医虽然知道这些,但是并不代表就不被这些东西所影响。就好比现代医学很明确,有很多细菌是剧毒的,但是并不代表知道了就不会感染病毒。
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都非常注重病人的社会环境,非常注意气候条件,考虑完这些之后才是中药的问题。
外感避之有时,七情无处可逃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对于天气条件可以很好地预测,也能很好地规避,但是唯一无法避免的就是人的情绪,因为人的情绪是无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改善的,甚至由于科学技术的提升,人类越来越暴戾,情绪越来越难得到很好的疏泄。
医生也分两种
中国汉代把中医分成四类,一是房中术,一是经方,一是医经,还有一个就是神仙,所谓的神仙就是养生术,长寿的人未必懂医,懂医的未必能长寿,懂中医跟长寿不能划等号。
所以在中医的话语下,非常注重养生,也就是中医所谓的治未病,特别是医生本人的情绪控制。有的医生,未必能够有非常高的造诣,非常注重养生,有孔子弟子颜回“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不敢失也”的心态,所以能够活的非常高寿;
为什么说“医不自治”?
医不自治是古今以来的一大难题
也有的医生,自恃武功高强,风寒感冒根本不放在严重,因为这些小疾病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有时情志方面也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这种情况下,得了同样的疾病,其实更加难治。
所以,中国古典《尚书》有一句话,教导我们“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掌握了一种知识或者技巧,跟实践中脚踏实地地运用,是两回事,医生本人是看得通,做不来;而病人则是看不懂,做得来。
名医之治不好自己的病,不是在不能治,而是本身这个“病人不听话”,病人根本无法听医生的指挥。是想,一个不听医嘱的病人,再高明的医生疗效也是要打折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