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
象,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但是象却不一定只有中原有。早在汉代,中原地区还可以看到很多象,但是现代看不到象了。象,只有在南部中国的部分地区才能看到。
根据象的生活习性,需要温热带的气候特色,那么可以很好地推测上古时期,中国中原地区的温度应该要比现在高一些,所以很多人认为古代中国气候比较寒冷,而近现代比较高温的说法是有一些矛盾的。
《说文解字》云:“長鼻牙,南越大獸,三秊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汉代所谓的南越其实就是现在的广东、江西、湖南、广西、云南一带,说文解字记载的字一般都是比较常见的,所以这个象应该是常见的动物。
象,很有意思,《周易》之中,有大象、有小象,那么为什么《周易》观察到的景象都叫做象呢?易传说“象者,像也”,象的意思就是很像很像,一模一样。
《说文解字》段注说“像者,似也。似者,像也。”其实就是这个原理,而象这种词语,很快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我们的文字都是象,一个字一个象,有的时候一个字好几个象。
韩非子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就是因为我们都很少见象这种动物,所以根据象的骨头我们可以想象很多种可能,这个解释也是《周易》的精髓之一,所以解周易的卦,不必有一定的规矩,必须按照一定的情景来解。“诗无达诂,易无达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的文字,其实就是一个“象”,许慎将古人造字的方法分成了六类,也就是所谓的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假借,六曰转注,而文字的根本只是指示与象形,形声会意等字都是在第一、二个造字的基础上转化的。
《易》的象很有意思,比如一个坎卦,代表的可以是水,可以是内实,可以是侥幸,可以是风险,而很多人选择保险就是选择了一个坎卦放在身边,时常都保存了一颗侥幸的心理,其实这是最不好的心理。
当然,象是一个系列的东西,并不会说出现一个象如此简单,坎卦除了险还会出现其他很多关联的象,但是在险之中,不管如何,都会有所不适。